一九八四 第二部

一九八四·世界文学名著典藏[电子书]

过去,战争从定义上来看是迟早要结束的,通常以明确的胜利或者失败而告终。过去,战争也是人类社会与物质现实保持联系的主要工具之一。每个时代的统治者都试图将错误的世界观强加给他们的追随者,但他们不敢鼓励任何有损军事实力的幻觉。既然失败意味着失去独立以及其他一些不良后果,那就必须认真防止失败。物质真相是不能忽略的。在哲学、宗教、伦理或者政治上,二加二可能等于五,可当人们设计枪支或者飞机的时候,它必须等于四。

实力不强的国家迟早会被征服,而提高实力是不允许有任何假相的。此外,想要强大就必须向过去学习,也就是要对过去发生的事有比较准确的认识。报纸和历史书自然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但是像今天这种篡改是不可能的。战争是理性的卫士,对统治阶级而言也许是最重要的卫士。当战争有输赢的时候,没有一个统治阶级能完全逃脱责任。

可是当战争绵延不断时,它就不那么危险了。如果战争持续下去,就没有军事需要这回事了。科技进步可以停止,最触手可及的事实可以被否认或者忽略。正如我们看见的那样,为战争而进行的那些所谓的科学研究实际上都是白日做梦,即使失败了也不要紧。效率,甚至军事效率,已经不再需要了。在大洋国只有思想警察有效率。由于每个超级大国都是不可征服的,每个国家实际上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任何倒错的思想都可以安全地实施。现实只在日常所需中体现出它的压力——人们需要吃喝,需要住房穿衣,需要避免吞食毒药或者从顶楼的窗户掉下去,诸如此类的需要。生与死,身体的快乐和痛苦还是有差别的,但仅此而已。由于与外部世界失去了联系,与过去失去了联系,大洋国的公民好像星际空间中的人,分不清哪里是上,哪里是下。在这样的国家里,统治者有无限的权力,比法老或恺撒的权力还大。他们必须使自己的追随者不至于大批饿死,以免给自己造成不便,他们必须将军事技术保持在与对手相同的较低水平上,但是只要实现了这些最低目标,他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歪曲事实。

因此,按以前战争的标准来看,这样的战争只是一个骗局。这就像发生在某些反刍动物之间的争斗,它们的角弯曲成了一定的角度,谁也伤害不了对方。但是,战争不是真的,却并非没有意义。它消耗了剩余的消费品,保持了等级社会需要的特殊心理氛围。战争现在被视为纯粹的内部事务。过去,各国的统治集团虽然认识到了他们的共同利益,因而限制了战争的毁灭性,但他们确实你争我夺,胜利者总是将失败者掠夺一空。而今天,他们根本不再你争我夺。战争是每一个统治集团对自己的国民发动的,战争的目的不是占领领土,或者阻止对方占领领土,而是保持社会结构的稳定。因此,“战争”这个词是个误导。也许更准确的说法是,战争因为持续而消亡。从新石器时代到二十世纪初以来战争对人类施加的特殊压力已经消失了,或者被别的东西取代了。如果三个超级大国不再相互争斗,同意永远和平共处,不相互侵犯,效果也一样。因为那样的话,每个国家仍然是一个封闭的小世界,不会受外界危险的影响而变得清醒。真正永久的和平和永久的战争是一样的。这就是党的口号:战争就是和平的内涵,虽然绝大多数党员对此只有粗浅的了解。

温斯顿停了一会儿。远处又爆炸了一枚火箭弹。在一间没有电幕的房间里独自阅读禁书的喜悦还没有消退。他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孤独和安全,不知怎的混合着他身体的疲惫、椅子的柔软和从窗外吹来的拂面的微风。这本书使他着迷,更确切地说,使他感到安慰。在某种意义上,这本书并没有告诉他任何新的东西,但这正是它之所以吸引人的部分原因。它说出了他想说的话,如果他能把自己散乱的思维整理出头绪的话。这是一个与他相似的头脑思考的结果,但那个头脑远远比他更强大、更有条理、更无畏。他认为最好的书应该告诉你那些你已经知道的事情。他刚翻回第一章就听见了楼梯上朱丽亚的脚步声,于是站起身来迎接她。她把棕色的工具袋往地上一扔,就扑进了他的怀里。他们已经有一个多星期没有见面了。

“我拿到那本书了,”他们分开时他说。

“噢,你拿到了?很好。”她不太感兴趣地说。她立即在煤油炉旁跪下煮咖啡。

直到上床半个小时以后,他们才再次说起这个话题。傍晚很凉爽,他们刚好可以把床罩盖在身上。从楼下传来熟悉的歌声和靴子摩擦石板的声音。温斯顿第一次来这儿时看见的那个强壮的胳膊通红的女人几乎成了院子的一个固定的组成部分。白天她没有一刻不在洗衣盆和晾衣绳之间来来去去,要不是被衣服夹子堵着嘴,就是神气十足地唱着歌。朱丽亚侧身躺着,好像快睡着了。他伸手拿到了放在地板上的那本书,靠着床头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