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仁(3)

中华圣贤经典——仁[电子书]

“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原则。一次他的学生樊迟问他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这里的“人”是一种泛称。孔子主张“泛爱众”,即一种博爱。因此,唐代的文人韩愈就直接把“博爱”解释为“仁”,他说:“博爱之谓仁。”儒家所倡导的这种博大的仁爱之心,孔子把它具体化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把“博施济众”看成是圣人之道,主张“推己及人”,要“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都体现了一种宽厚的“仁爱”之心。

2. 坦荡是一种真诚。

真诚待人是具备坦荡胸怀的必要前提,如果不能真挚诚恳地对待自己和他人,整日里疑神疑鬼,惶惶不可终日,哪儿会有博大的胸怀。儒家非常看重“诚”和“信”,把“诚意”当做修身养性的必不可少的前提;而孔子则把“言忠信,行笃敬”作为人的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并认为,忠信笃敬便可行遍天下。儒家经典《中庸》也强调“君子诚之为贵”,并把追求“诚”当做做人的规则(即“人之道”)。孟子也坚持这一观点。儒家不仅主张真诚待人,而且也特别注重真诚待己,不能自欺。他们强调不仅在公开场合,即使在一个人独处时都应该为善,这叫做“慎独”。总之,真诚待己待人就会胸襟开阔,反之,胸襟开阔也会真诚待己待人。

3. 坦荡是一种执著。

心猿意马、见异思迁的人是永远不会有坦荡胸怀的。孔子的一生,始终把握着人生的方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且矢志不渝,直到晚年他还在感叹:“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孔子自言好学,学而不厌,他那孜孜不倦的执著精神是值得称道的。他甚至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正是因为有了专注执著的精神,孔子才屡遭挫折而不气馁,且能“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 坦荡是一种恬澹。

对精神生活给予特别的重视是儒家的传统。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并不一般地反对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他所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上的快乐。孔子一再称道他的得意门生颜回有德行、有修养,因为别人在过着身居陋巷、粗茶淡饭的生活时总是“不堪其忧”,而颜回却能做到“不改其乐”。一方面,恬澹是修身养性的前提,如果没有恬静澹泊的心境,患得患失,顾虑重重,就不可能拥有坦荡荡的胸怀,正所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另一方面,恬澹也是追求精神上快乐的前提,一个人如果被欲望所困,只顾追逐名利,贪图物质享乐,他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精神上的快乐,常言道:“知足者常乐”。

5. 坦荡是一种大志。

大凡胸怀大志的人往往坦荡豁达,不会为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而斤斤计较;相反,胸无大志的人却难以有坦荡豁达的气度,因而往往沉浸于忧戚之中。从孔子开始,儒家一直非常重视人的志向与气节。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又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孟子进一步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并主张:“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儒家向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为人们津津乐道且身体力行。这些体现了一种远大的志向和宽广的胸怀。

坦荡豁达的人生境界需要宽容和仁爱,需要真诚和执著,需要恬澹和大志。但是宽容和仁爱并不是放弃原则,真诚和执著不等于顽固不化,而恬静澹泊也不是清教徒式的生活,树立大志也不等于不注意生活小节。

总而言之,坦荡豁达既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素质,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不仅给自己带来快乐,而且也给他人带来快乐。

5.人而无信,必将被世人所抛弃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小车无 ,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好比大车没有套横木的 ,小车没有套横木的 ,那怎么可以行走呢?”

国学链接:“信”与“信用”

古人说,人言为信。不识字的人,给亲人捎句话叫口信,把话写出来,鸿雁传书叫书信。知道对方安好,因此就不牵挂。信的作用大矣!因此“信”与“用”往往连起来叫做“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