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仁(3)

中华圣贤经典——仁[电子书]

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只有耿直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急切伤人。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国学链接:关于《论语·泰伯篇》

泰伯篇共计2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本篇的基本内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见解。

诸子之言:

“恭慎勇直”在《论语》中十分常见,都是孔子提倡的品德,但是孔子认为只有这些是不够的,必须要用“礼”来指导和约束。

“恭而无礼则劳”,这里的“礼”不是礼仪,礼貌,而仍然是孔子所提倡的那种实质意义的礼。“恭”,当然是好事,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这是做人起码的一种修养,但是一切都要有个规范,过分的“恭”就不再是尊重,而是谄媚、无耻。而在孔子看来,这种度的掌握也就是要靠“礼”。“礼”就是一种行为规范。过度的“恭”其实不仅仅是自己“劳”的问题,对于对方也不尊重。

“慎而无礼则葸”,谨慎也是好事,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做事慎重当然是好的,凡事都要想一想,总比什么也不想的好些。但是,任何事情过度了也一样会走向反面。过分慎重,凡事都犹豫,都要反复思量,结果就是什么也不做了。所以孔子会对三思而行者说“再,可矣”。应当做的事就不要再慎而又慎反复考虑,而应“当仁不让”。畏惧而无行,也不是孔子所提倡的仁。

“勇而无礼则乱”,勇气是君子之德,无勇之人不被人欢迎,但是过度的勇,便会成为匹夫之勇、无谋之勇,容易引起社会动乱、时局动荡,影响百姓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直而无礼则绞”,直也是一种君子必备的德行,是出于本能、性格、情感的自然表现,率真、朴实、坦荡,应该充分肯定和大力提倡。不过,这只是孤立地谈直。孔子的思想相当深刻,也相当辩证,他看到了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中,这种直可能出现的不利倾向,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孔子用了一个字:绞。这里的“绞”不是“绞刑”,而是“尖刻伤人”。

这四句表面上是说“礼”的妙处,但实质上是儒家“中庸”之道的具体体现。再好的东西也要有限度、遵守一定的规矩。

延伸思辨:礼的魅力

“礼”原是宗教祭祀仪式上的一种仪态,《说文解字》就说:“礼,履也,所以事福致福也。”可知,“礼”原来并没有等级制度的伦理道德方面的意义,在阶级社会出现后,人类开始有等级之分,宗教祭祀也随之出现了身份的限制和区分,于是,作为宗教祭祀仪态的“礼”便开始具有了社会身份区分的内容,逐渐转化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一种身份制度。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礼就产生了,它是现实生活的规章制度,用外之物以制约内情,它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1. 礼物,就是行礼所用的宫室、衣服、器皿及其他物质的东西。

2. 礼仪,就是使用礼物的仪容动作。

3. 礼意,它是由礼物和礼仪所表达的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内容、旨趣或目的。这就要求礼物和礼仪必须适当,在逐渐完善的礼曲实践中证明为无过不及、恰到好处。

“礼”具有社会身份制度方面的意义,最迟在殷商时代已经存在;但是,作为一种较为严格的社会制度,则是周朝初年的事情。周朝初年,周武王伐纣灭殷,为着巩固自己的统治,周公便在殷礼的基础上,重新制定礼乐,将作为社会身份意义的“礼”制度化、系统化。

封建礼数的“礼”有着作为政治的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两个方面的属性,作为等级制度的“礼”,强调的是“名位”,也就是孔子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作为伦理道德的“礼”的具体内容,包括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