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仁(3)

中华圣贤经典——仁[电子书]

孔子认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坚持道义、端正品行的人,才能算是君子。关于这一点,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在《四书遇》中说:“世有坚白,正为磨涅地也,更为不坚不白地也。如避磷淄(缁)而称坚白,只作一自了汉。此削迹伐檀,知我罪我,听之当世,终不肯为高蹈一着。”意思是说,世界上有坚硬与洁白,正是接受磨损和变黑考验的地方,更是容易使人变得不坚硬不洁白的地方。如果用逃避的方式避免被磨损、变黑却自称自己是坚硬、洁白的,那么只能是一个自命清高却无益于世的人。圣人君子不把世人是否理解放在心上,因此,也无心于做一个自命清高而无益于世的人。

君子,就是应该在现实中坚持道义的人,他们身在淤泥之中而不会使自己变得污浊,他们从淤泥之中傲然挺立出来而不使自己被污染。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尽心尽力去使污浊的现实变得清醇,使混乱的社会变得安宁,使周围的人更多地成为君子。君子的心态理应如此,但是,是否能行得通,却不是必然。所以,圣人君子还应该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智。不知成败而贸然去做,不仅于事无补,而且造成无谓的牺牲,也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孔子虽有前往佛肸那里的想法,却知道无法做到,所以,终究没有前往。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张敬夫的话说:“子路昔者之所闻,君子守身之常法。夫子今日之所言,圣人体道之大权也。然夫子于公山、佛肸之召皆欲往者,以天下无不可变之人,无不可为之事也。其卒不往者,知其人之终不可变而事之终不可为耳。一则生物之仁,一则知人之智也。”

延伸思辨:品行端正,即使遭人误解也问心无愧

《论语·雍也》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孔子去见南子,南子是春秋时代卫国国君卫灵公的夫人,当时她把持着卫国的朝政,而且行为不端,名声不好。孔子与这样的女人见面,不免会招惹别人的非议,如果放在今天,以他们俩的知名度足可以上娱乐版头条,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孔子拜见南子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南子说服卫灵公推行“治”道,但生性率直的子路并没有理解孔子的良苦用心,对孔子的做法非常不满。于是,孔子不得不发个毒誓,来表明自己的清白,表示自己问心无愧。

其实,孔子被人误解的事还有很多,他在《语·八佾》中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意思是说:“我完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侍奉君主,然而别人却以为我是在向君主谄媚。”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侍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理念,然而别人却以为他这样做是为了谄媚君主。由此可见,即便是圣人,也容易被人误解,被误解不要紧,最重要的是端正品行,光明磊落。只要我们胸怀坦荡,做事名正言顺,即便一时不被别人理解,至少我们也能做到问心无愧,身正哪怕影斜。

北宋大文豪苏轼曾经听他的弟弟讲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个人死而复生,此人曾问冥官要怎么样修身才能免罪。冥官告诉他准备一本记事簿,每天晚上将自己白天的所作所为都记录下来,如果有见不得人的不能记载下来的事或话,那就不能做、不能说;并且让他经常静坐,这样就会长寿。并说人世间没有什么药能有如此功效了,既没有坏处又省药钱,可惜没有多少人能做得到。苏轼将此事以《修身历》为名记载了下来,以勉励自己修身不懈。

人生是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都要在这个舞台上扮演某一个角色,有的是自己选择的,也有的是阴差阳错促成的。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只要你端正品行,光明磊落,那么你就能问心无愧、无怨无悔。

精彩典故:

坐怀不乱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品行端正、光明磊落的君子,他们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丝毫不做逾越礼制、违法乱纪之事。其中最广为人道的应属柳下惠。他是春秋时鲁国大夫,任士师(掌管刑狱的官)。在当时,柳下惠以善于讲究贵族礼节而著称,是个道德高尚的人。有一次柳下惠到外地办事,耽搁了出城时间,此时,客店也已住满了客人,他只好到城门下夜宿。不久,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也来到城门下夜宿。柳下惠见那女子衣服单薄,冻得索索发抖,恐怕那女子冻死,就用自己的棉衣把她裹在怀里,一直到天亮,丝毫没有淫乱行为。此后,人们就用“坐怀不乱”来形容男子在两性道德方面情操高尚,作风正派。

包公训子

端正品行,不仅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后人也应如此,北宋名相包拯可谓其中楷模。

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包拯墓园内,立着一块碑。碑上刻着的,是包拯留给家人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滥者,生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专,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