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仁(3)

中华圣贤经典——仁[电子书]

仁者之勇则不然,它要广大得多,深刻得多。子曰:“当仁不让于师。”面对利于天下百姓之事,自己率先向前,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一说师训为众,自己先于众人去行仁之事。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此话亦可正着说:见义而为,勇也。宋人朱熹注仁者之勇时说:“仁者心无私累,见义必为。”所以,孔子倡导的勇敢就是“当仁不让”,就是“见义必为”。

延伸思辨:仁者之勇是利天下百姓的大勇

真正的勇敢,是仁、义的必然体现,是仁人、义士践行自己理想的决心、豪气和一往无前的行动。这种勇敢,面对的是一切客观环境、事件、人物,对不仁不义和艰难险阻从不畏惧,做所当做,且全力而为,最终目的是天下百姓的安定、幸福,因此是大勇。这种大勇,首先的和主要的是勇之心,勇之气,勇之胆,最后才是勇之力。也就是说,文弱而缺乏体力之人也可以有大勇。“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其勇就在于心,在于气。

关于小勇、大勇之别,《孟子·梁惠王下》有一段论说。当齐宣王说“寡人好勇”时,孟子请齐宣王不要喜好个人的小勇。接着说,有人按剑怒视说“他怎么敢阻挡我”,这是匹夫之勇,仅能对付一人。请大王您把这种勇敢扩而大之。以下孟子引《诗经》陈述史实,说周文王一怒能让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这是文王之勇。又引《书经》的议论,说周武王也一怒而使天下百姓得到安定,这是武王之勇。最后孟子说,现在如果大王您也一怒而安天下百姓,那么百姓只怕大王您不喜好勇敢哩。孟子的论述恰恰说明了“仁者必有勇”,也说明了仁者之勇是利天下百姓的大勇。

小勇完全凭借个人力气血气,大勇凭的是仁智义理;小勇争强好胜,力敌一人;大勇则不一样,其最高境界乃文王之勇和武王之勇,可以“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朱熹在《孟子集注》里总结此章大意时写道:“人君能养大勇,则能除暴救民,以安天下。张敬夫曰:小勇者,血气之怒也。大勇者,理义之怒也。血气之怒不可有,理义之怒不可无。”

小勇为血气之勇,匹夫之勇,大勇乃义勇。“君子以心导耳目,立义以为勇。”(《孔子家语·好生》)“有行之谓有义,有义之谓勇敢。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能以立义也;……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敢行礼义也。故勇敢强有力者,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义;天下有事则用之于战胜。”(《礼记·聘义》);“问勇,子曰:‘必也义乎?”(《文中子中说·周公篇》)义勇又称为义理之勇或德义之勇,“血气之勇不可有,有则足以偾事;义理之勇不可无,无则难以卫道。”(张伯行:《困学录集粹》卷五)

关于大勇,苏轼的《留侯论》开头的一段话描述得很精彩:“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精彩典故:

胯下之辱

韩信是有名的汉初三杰之一,他年轻的时候住在淮阴。一天,有个年轻的屠夫出言侮辱韩信,说道:“你的个子比我高大,又喜欢带剑,但内心却是很懦弱的啊。”并靠他们的人多势众,侮辱他说:“假如你不怕死,那就刺死我;不然,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注视他一会,俯下身子从对方的胯下爬过去。集市上的人都讥笑他,以为韩信的胆子真的很小。之后,韩信找到刘邦,为刘邦打了许多胜战,自己也当上了大将军。如果韩信当初杀死那个小混混,杀人偿命,往小了说,自己的雄才大志便难以实现,满腔抱负也无法施展;往大了说,楚汉相争也许还会延续,人们流离失所,百姓民不聊生,那才是真正的遗憾。

无疑,韩信的勇敢是真正的仁者之勇,是有利天下百姓的大勇。和他相比,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勇敢”则是典型的匹夫之勇。

冲冠一怒为红颜

明朝崇祯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部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吴三桂奉旨入援京师,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景山(煤山),北京失陷,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三犹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其父也被拘押“拷掠甚酷”,夺妻之仇、掠父之恨让吴三桂失去了理智,一怒之下请清兵入关灭贼,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由来。李自成闻知此讯,亲率大军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山海关之战,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清摄政王多尔衮,清兵入关。吴三桂与清军联合大败李自成,受清封平西王。康熙年间,起兵反清,兵败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