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后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固①。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垄冢褐时无止。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途,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③: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④,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注释]
①量无穷,数量没有穷尽。时无止,时间没有止期。分无常,得失没有一定。终始无固,即终始无常、终始无定。
②证向今故,即证明古今。闷,昧。拢企,企及。遥而不闷,掇而不拢是说以今事证古事,虽遥远而明白;以古事证今事,虽近而有不可企及的,因此不可强求。
③说,悦,快乐。
④倪,即仪,度也。度数。
[译文]
河伯说:“既然这样,那么我以天地为大而以毫毛之末稍为小,可以吗?”北海若说:“不可。万物的数量没有穷尽,时间没有止期,得失没有一定,终始无常。因此大聪明的人远近一起观察,不只偏看一处。因此不以小为少,不以大为多,这只是缘于数量没有穷尽。以今事证古事,虽遥远而明白;以古事证今事,虽近而有不可企及的,因此不可强求,这是缘于时间没有止期。审察天道盈虚,因此得到了也不欢喜,失去了也不忧伤,这是缘于得失没有一定。明白死生是人所共行的平坦的大道,因此活着不以为乐,死去不以为忧,这是缘于终始无常。因此估计人们所知道的,总比他们未知的东西要少;估计人们生存的时间,总比他们未曾生存的时间短;因此人的寿命短小,而未知的东西无穷。要用最短的生命去探测没有穷尽的知识,因此会陷入迷惑之中而毫无所得。由此可见,又怎么可以说毫毛的末梢可以作为最小的东西的尺度,而天地可以作为最大的东西的尺度呢?
河伯曰:“世之议者皆曰:‘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是信情乎①?”北海若曰:“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粒大之殷也②。故异便,此势之有也。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③;动不为利,不贱门隶;货财弗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贱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异④;为在从众,不贱佞谄⑤;世之爵禄不足以为劝,戮耻不足以为辱;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闻曰:‘道人不闻,至德不得,大人无天。’约分之至也⑥。”
[注释]
①信,实。
②精,微小也。(fú),盛也。殷,众也。
③多,赞美。
④辟异,乖僻立异。
⑤佞谄,谓巧言谀人,博取欢心。
⑥约分之至,缩小分别到极至,即消除对立。
[译文]
河神说:“世俗议论的都说:‘最微小的东西,没有形体可求,最广大的东西,没有范围可以确定。’这是真的吗?”北海若说:“由微小的地位去观看宏大的东西,是看不全面的,由极大的地位去观看微小的东西,是看不清楚的。精微,是小中之小的东西,盛大,是大中之大的东西:大小各不相同却各有合宜的地方,这就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态势。所称为精小和粗大的东西,都只局限于有形体的,那些无形体的东西,小之又小,连数量都无法加以分析;那些没有范围可以确定的东西,大之又大,连数量也无法加以包括。可以用言论来描述的,是事物中较粗大的东西;可以用心志去传达的,是事物中较细小的东西;而那些既无法用言论来描述,又无法用心态去传达的东西,就不限于细小和粗大了。因此德行高尚的人的举动是:不损害别人,也不以自己施恩于人而觉得了不起;不争利,也不鄙视那些以守门为业的仆役;不贪钱财,也不以自己谦让的品德为了不起;做事不求人帮助,也不以自己自食其力为了不起;不以贪污为卑贱,行为与世俗之人不同,也不以自己的乖僻立异为了不起;做事跟着别人,却不以巧言谀人为卑贱;世间的官爵俸禄并不能劝励他,世间刑戮之耻也不使他感到屈辱;他知道是非是没有标准可分的,大小是无法度量的。我听说:‘有道之人不闻名于世,有德之人不知有得,至大之人忘记自己。’缩小分别到极至,就没有什么对立和差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