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仁(4)

中华圣贤经典——仁[电子书]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的时候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安逸,对于工作勤劳敏捷地去做,说话却很谨慎,经常到有道德有学问有智慧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才可以说是好学了。”

国学链接:关于《论语·学而篇》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篇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诸子之言:

随遇而安,旷达忘忧是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从《诗经》开始,中国士子便产生了这种思想:“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娶妻,必齐之姜?”《中庸》也有随遇而安的观念:“君子素其位而行。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道家的随遇而安思想比儒家更典型,影响也更大。《庄子·列御寇》讲:“达天命者随”,意思是知天命的人随遇而安。《庄子·德充符》讲:“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说的是知道这件事情已无可奈何而能像对待天命那样安然接受,只有得道的人才能做到。

《庄子·大宗师》中还有一段论安时处顺的话,把随遇而安的心理体验,描述得非常准确:“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翻译过来就是:“假如造化慢慢地把我的左臂变成了鸡蛋,我就进而希望它变成公鸡,按时叫鸣。假如造化把我的右臂变成弹丸,我就借它打猫头鹰来吃烤肉。假如造化把我的屁股变成了车轮,把我的灵魂变成了一匹马,我就坐上这辆车去行路,也不需要再找别的马匹。再说,所谓‘得到’,就是时机正好,所谓‘失去’,就是顺物化去,安于时势而顺应变化,悲哀与欢乐都不能进入平静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摆脱束缚’。”这是何等的旷达与洒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随遇而安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处富贵,安于富贵;处贫贱,安于贫贱。无论一个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君子的心都是平和安泰的,也就是儒家所谓的“安贫乐道”。

延伸思辨:随遇而安绝非听天由命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随遇而安”的解释是:“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然而很多人喜欢把“随遇而安”看做是一种听天由命、安于现状的消极处世的态度,那是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或胸无大志,无所作为,或精神脆弱,经不起挫折,或境遇优越,不思进取,这些人总是习惯把“随遇而安”当做自己逃避现实或腐朽怠惰的理由和幌子,其实这是对“随遇而安”的一种误解和亵渎。从词典的解释我们不难发现,“随遇而安”强调的是对环境的“适应”,而“满足”则意味着对眼前状态理性的接纳和认可。随遇而安其实是一种选择,一种涵养,也是一种境界,它并不是对命运之神的逆来顺受,而是对人生境遇的客观冷静地面对。

人生之所以痛苦,说到底是由于欲求之不满足,抱负也好,名利也好,权利也好,寿命也好,无论其价值为正面或负面,其出于人心的追求,而不得满足便成为痛苦,则是一致的。解除痛苦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满足之,二超越之。先哲忘忧旷达的处世理念,对于今天的为名利、权位而忙碌奔波、尔虞我诈的人是一记清醒剂。

精彩典故:

丧家之犬

鲁迅曾经用调侃的语气说:“孔夫子成为‘摩登圣人’是死了以后的事,活着的时候却是颇吃苦头的。跑来跑去,虽然曾经贵为鲁国的警视总监,而又立刻下野,失业了;并且为权臣所轻蔑,为野人所嘲弄,甚至于为暴民所包围,饿扁了肚子,弟子虽然收了三千名,中用的却只有七十二人,然而真正可以相信的又只有一个人。”

汉代文学家班固也在《答宾戏》中说:“孔席不暖,墨突不黔”,意思就是说孔子为天下事而终日奔劳,连将席子坐暖的功夫都没有,墨子呢?也是一天到晚奔波,连将炉灶的烟囱染黑的功夫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