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义(6)

中华圣贤经典——义[电子书]

2. 注重奖励和适当批评相结合。尊重人格的逻辑结论必然是以激励为主要方法,在这里,倾听意见、进行说服、树立榜样都是非常重要的。倾听意见,不妨一记,免得遗忘而损害自己的威信。说服就要有说服的本事。采取不卑不亢的态度。在必要的场合,你也不必害怕表示自己的不同观点,只要你是站在企业的立场,摆事实,讲道理,领导一般是予以考虑的。榜样,可以包括本企业的榜样。至于在严格管理中不可避免的一些负面事例,不管是批评还是惩处,主要还应该以教育为目的。

3. 合理授权和有效调控相结合。管理者不必要也不可能事事躬亲,而应该合理授权,使下属明确自己的权利和目标,以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里,用人不疑至关重要,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全面协调和动态调控。

4. 一视同仁和有所倾斜相结合。领导者应注意与全体下属保持等距离,尽量使全体成员无一例外地喜欢这样的环境,而不应亲此疏彼,更不应培植亲信。当然,在必要的情况下,要多花一点时间在别人的身上。

下级组织对上级组织、下级对上级领导者的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好上下级的关系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人的成长进步和身心健康,也关系到整个组织的发展和事业的成败。所以,作为企业管理者要妥善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企业更加良性有序地发展。

8.廉洁奉公,必要时大义灭亲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译文:能够以公心灭私欲,人们就会真诚归附。

国学链接:关于《尚书》

《尚书》约成书于3000年前的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它被称为《书》,到了汉代,才被称为《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因此又叫做《书经》。这部书的写作和编辑年代、作者已很难确定,但在汉代以前就已有了定本。据说孔子曾经编纂过《尚书》。

《尚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尧虞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历史约1500多年,是中国上古皇家档案文件的汇编。它记载了虞、夏商、周的许多重要史实,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对后世有很重要的影响。

《尚书》用散文写成,按朝代编排,分成《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它大致有四种体式:“典”,主要记载当时的典章制度;“训诰”,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词;“誓”,记录了君王和诸侯的誓众词;“命”,记载了帝王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册命。《尚书》使用的语言、词汇比较古老,因而较为难懂。

流传至今的《尚书》包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部分,其中《今文尚书》共二十八篇,《古文尚书》共二十五篇。

诸子之言:

汉代政治家贾谊在《新书·阶级》中写道:“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其意思是说,为国事而忘记家事,为公事而忘记私事,遇利而不无原则地求取,遇害而不苟且地躲避,一切都要按义的准则去做。领导者管理下属时不能为私情而做违背道义的事,而要一视同仁,以公心去掉个人的私情或恩怨。

《蔡沈集传》说:“以天下之公理,灭一己之私情。”有远见的领导者就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尤其是通过法律的手段约束下属行为,协调上下级关系。

武则天制定的《臣轨》中也说:“人臣之公者,理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当公法则不阿亲戚。”武则天在这句话中指出了官吏就必须克己奉公、不徇私情的道理。

延伸思辨:一碗水端平才能赢得人心

孔子提到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讲的是一个奉公的概念。“奉公”是领导者的道德准绳,而只有处事有公心,能信守惟公之道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领导者能公平对待员工,才能够凝聚人心,有效地进行管理。

事实上,公正讲的就是中正之道,也就是说领导者为官时要依法办事。有人违规犯禁,自然应当以公正之心依法处置,但现实情况往往复杂得多,有的问题不是靠规章条文就能解决的,这时候既要以“中正”之心对待,还要有一定的技巧。

领导者将一碗水端平,表现在对犯错者应当批的要动真格地批,对受到不公平待遇的,要给予认真的补救,此外,还要以恰当的语言使之冰释前嫌。如此,领导在企业中才会更有威望,更好地凝聚人心,从而做好自己的企业。

精彩典故:

腹执法不念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