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义(6)

中华圣贤经典——义[电子书]

第五章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领导者的管理应独具智慧

很多人认为现代管理是 “舶来文化”,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儒家所提倡的部分思想,已经可以引申为管理学的雏形和范本。

为政方面,儒家所说的“义”有两个内涵,即正己和治人。孔子曰:“政者,正业。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只有正己,才能正人。正己就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义服民得民者得天下”;正己也是自律,为下属树立榜样。而治人又包括识人、用人、爱人、处理“君臣”关系、合理使用法度等等。在这一系列的管理实践中,领导者的道义就会逐渐体现出来。其实,这种将义的思想渗透到现代组织管理中的方法,就是人本主义管理,让人们对组织有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领导要转变思维方式,理解和善待员工,使得组织内外、左右、上下协调一致,达到和谐管理的最佳境界。

1.以义服人,得民心者得天下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译文: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问道:“伤人了吗?”并不问马的损失情况。

国学链接:古代诗文中“马”的意象

在古代,马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作战的重要工具,因而特别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关于马,也就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传说。如伯乐相马、曹操赠马、楚霸王乌江舍生渡马等等。而在古代诗文中,马更是一个极其醒目、内蕴丰富的意象,有着令人瞩目的地位和作用。

1. 现实生活的反映

古代称大国为“万乘之国”,因此车和马就成了国家力量的象征。如《诗经·鲁颂》的一篇《駉》就歌颂鲁僖公养马众多,国力强盛。“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而“车辙马迹,经纬四极”(曹操《度关山》)则是黎庶繁息的标志。

正因为如此,马成了权势和地位的象征。汉乐府《鸡鸣》:“黄金络马头,颎颎何煌煌”即写一个得势的荡子乘时得势、炙手可热的情景。而同在汉乐府诗《陌上桑》中,聪明机智的罗敷,也是借助马来夸耀虚拟丈夫的高贵显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古代的战争就更离不开马了。杜甫《兵车行》中有“车辚辚,马萧萧”之句。“萧萧”、“马嘶”,极其真实地展示了唐朝征战的频繁;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反映了唐代军营生活中浓郁的边地色彩;鲍照《拟行路难》:“将死胡马迹,能见妻子难”中的胡马则用来指代战争,从而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2. 多种文学功能

在古代,马作为一种实用工具,其地位无法取代。诸如运输、狩猎、远行、嫁娶等等都离不开马。而在更多的文学作品中,马不仅仅是以一个工具性的事物出现的,还是一个思想感情的附着物,是写人叙事、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诸子之言: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体现了孔子的人本思想。

接着孔子又在《论语·宪问》中对统治阶级提出了“修己以安百姓”的要求,这一思想主张和他在《论语·学而》中“泛爱众”的见解一脉相承。孔子还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也就是说,统治者对人们施行道义就能使其信服。

同时,孟子也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将人民摆在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不难看出,人民对于维护统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获得天下的方法是得到人民(百姓)的支持,获得人民支持的方法是得到民心,而获得民心的方法是满足人民的要求。

《淮南子·泛论训》中说:“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修务训》中说:“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荀子也有云:“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这些观点对民本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延伸,指出了得天下和得民心互相依附的关系,以及得民心的方法。君主把百姓放在重要的位置,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因此,现代的领导从政时也应如此,要想得人心,就应该以人为本,从员工的利益出发,施行道义。

延伸思辨:以“官态”做事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