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信-第四章

中华圣贤经典——信[电子书]

孔子耐心地说:“樊迟啊,君子要有雄心壮志。身居高位的人如果礼贤下士,老百姓没有不佩服他的;如果诚实守信,老百姓没有不诚恳地对待他的。身居高位的如果能做到知书达礼、诚实守信,那么四面八方的老百姓都会领着妻子儿女来投靠他的。”

樊迟连连点头说:“那弟子就学习礼,学习信。”

曹操正人先正己

三国时的曹操曾被人称为“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在治国治军方面深得将士尊重,因为他深谙管理之道:正人先正己,以身作则。

麦熟时节,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沿途的百姓因害怕都躲到村外,无人敢回家收割小麦。曹操得知后,派人挨家挨户告诉百姓和各级官吏,他是奉旨出兵讨伐逆贼为民除害的,现在正是麦收时节,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百姓心存疑虑,都躲在暗处观察曹操军队的行动。曹操的军队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百姓看见了,无不称颂。

当曹操骑马经过麦田之时,忽然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坐骑受惊,一下子蹿入麦地,踏坏了一片麦田。曹操为服众立即唤来随行官员,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之罪。

手下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

曹操言道:“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他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阻。

此时,幕僚郭嘉走上前说:“《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

曹操沉思了好久,说:“既然《春秋》上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付的重任,那就暂且免去一死吧。但是,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

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吧。”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头发替罪。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割发也是很重的惩罚了。曹操割发代首,严于律己,实属难能可贵。要正人,先正己,自己以身作则才能约束他人。

当代镜鉴:做企业的灵魂、员工的榜样

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想让员工做到诚信,就必须以身作则,这比什么都重要。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正如孔子所说“子率以正,孰敢不正”。管理者要是讲求礼节,那么员工就没有不尊敬他的;管理者要是讲求道义,那么员工就没有不服从他的;管理者要是讲求诚信,那么员工就不会不讲实话。纵观古今中外,凡是优秀的、成功的管理者,无一不是以身作则的。

如果管理者不能够正其身,那么就不能正其人;不能守其信,那么就不能教其人。管理者要做到正身守信,就应修己慎独,恪守自律,时刻牢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以求防微杜渐。这样才能得到下属的信服。总之,最好的管理是以身作则。

一些管理者总是埋怨员工工作不认真、态度不端正、为人不诚信等等。但是,在埋怨之前,作为管理者应该先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为员工树立起了良好的榜样。

曾热播一时的电视剧《亮剑》中,主人公李云龙说:“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逝,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同样,管理者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只有本正源清,才能稳固发展、细水长流。

身为某企业集团总裁的王先生就是一位员工的好榜样。王先生在创业之初,手里的资金仅有20万元,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分钱来用。正在这时,一位供应商多发给他价值48000元的钢材,这对王先生来说无疑是一笔“巨额财富”。仓管员喜滋滋地向他汇报并建议说:“王总,干脆吃了算了,不吃白不吃!”王先生断然拒绝道:“不行。生意要做长久,这种事绝对不能干。”虽然这一情况在对方往来单据上根本没有反映出来,王先生私吞了这批钢材也不会被发现。但是王先生还是主动告诉了对方,并到预定付款时间,把货款一分不少地还给了对方。

这件事传开后,在社会上和业内产生了很大反响。不少客户放心地把价值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货赊给他,王先生的事业从此走上了快车道。

有什么样的老总,就有什么样的员工。王先生用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公司里的所有人,讲诚信在他们公司里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