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信-第四章

中华圣贤经典——信[电子书]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说着,他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赏给扛木头的人50两黄澄澄的金子,一文也没少。

这件事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由于新法令赏罚分明,百姓无不信服。最终,秦国通过商鞅变法逐渐走向强盛。

当代镜鉴:要令行禁止,不要朝令夕改

俗话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这个规矩,实质就是做事的“规范”,就是规章制度。既然立了规矩,就必须严格执行,也就是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如果立了规矩,又不去认真执行,那么这些“规矩”就只能是“一纸空文”,就没有什么信用可言,而这样是根本不可能做成什么大事的。

同样,如果管理者不能够做到令行禁止的话,那么必将失去下属的信赖,一旦失信于员工,要重塑权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所以,管理者必须做到令出即行,赏罚分明,这样才能使团队内秩序井然,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实行起来,碍于人情等各种原因,有的企业管理者免不了朝令夕改。

陈先生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按照规定,员工工资是基本工资加计件提成。第一年企业效益上升,计件提成照章兑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增。但是在第二年,虽然企业效益继续上升,但陈先生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将计件提成打八折发放,这样一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大受挫,导致效益下滑,生产事故不断。

后来陈先生认识到了效益下滑、生产事故不断的原因在于自己没有照章办事,没有履行自己对员工的承诺所致。于是,他立即向员工道歉,并且补上了欠发的提成,并承诺以后再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员工看到了管理者的诚信,工作积极性又重新鼓起,企业的效益也自然恢复了。

作为管理者最忌讳的就是言而无信。用得着员工的时候,随口许愿承诺;等到工作做完了,有些管理者便记性不好了,或是干脆把自己以前说过的话全忘记了。这样的管理者最容易失去人心,一旦遇到了危机,立刻会墙倒众人推,没有一个人会在关键的时刻伸出援手。作为管理者应该向出色的将军学习,军令如山,这样才能让兵士信服,才能打胜仗。

8.管理者要学会放权,懂得无为而治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译文: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国学链接:泰伯其人

泰伯,吴国第一代君主。姬姓,商末岐山(在今陕西)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长子。太王欲传位季历及其子昌(即周文王),泰伯乃与二弟仲雍出逃至荆蛮号勾吴,以便将王位让给三弟季历。

诸子之言:

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解释说,孔子的这段话并不是简单地推卸责任,事实上,他是在告诉管理者不要越俎代庖去做不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越俎代庖或事必躬亲的做事方式会降低办事效率,浪费有限的精力。

孔子的这种思想也是儒家一贯的态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经学大师刘宝楠《论语正义》:“欲各专一于其职。”均与孔子的意思相同。

延伸思辨:孔子的“无为”与老子的“无为”

“无为而治”是道家所主张的治国方略,这里,孔子也赞赏无为而治,并以舜为例加以说明,子曰:“无为而治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在这里一定要将孔子的“无为而治”与老子的“无为而治”分开来理解。

老子的“无为而治”是无为而无不为,是主张自己的“道”。而孔子的“无为而治”是认为舜是仁人,以仁人而行仁,因此以仁得仁,尽管只是自己恭敬端正地南面而坐,但同样天下大治。

这不是无所事事的意思,而是仁的胜利,是孔子所向往与追求的目标。

孔子的管理思想希望达到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其实,舜当时得天下并非不需要治理。孔子也说“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舜是因为选拔了五个很有才干的官员来处理国家的政事,所以就不需要天子事必躬亲了。因此,儒家的无为而治与道家的无为而治还是有差别的。道家的无为而治是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而使国家大治。儒家的无为而治是管理者通过任贤使能,以德化民而使国家得到大治。实际上儒家的无为而治还是属于有为而治的。

精彩典故:

杨仪劝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