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世说新语[电子书]

  ②英才:杰出的才智。

  ③季方:陈谌。

  孝先:陈忠,字孝先。

  ④咨:询问。

  【评析】

  陈纪与陈谌之子各自称颂自己父亲的功德,互相争论,不能决断,于是便去问祖父陈寔。陈寔则认为他们不分上下。成语“难兄难弟”即出此。

  九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①,值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③:“吾今死矣,子可去④。”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⑤,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⑧,宁以我身代友人命⑦。”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⑥。”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⑩。

  【注释】

  ①荀巨伯:颍川(今属河南)人。东汉桓帝时人,事迹不详。

  ②值:遇到。

  胡贼:指西北少数民族。

  郡(jùn俊):郡城。

  ③语(yù遇):用作动词,告诉。

  ④子:称对方的敬词,您。

  去:离开。

  ⑤既:已经。

  ⑥委:抛弃。

  ⑦宁(nìng佞):宁可,情愿。

  【评析】

  荀巨伯临危不惧,愿为保全友人而不惜身命,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不仅保全了友人,更令敌军为之震慑,自愧“无义”而退军。这种高义之举自然为世人所传诵。

  十

  华歆遇子弟甚整①,虽闲室之内②,严若朝典③。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④,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⑤。

  【注释】

  ①华歆(157—231):字子鱼,三国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东汉末举孝廉,为尚书郎。献帝时任豫章太守,后征召入京,为尚书令。魏文帝时任司徒,明帝时转拜太尉。

  遇:对待。整:严肃。

  ②闲室:指闲处在家之时。

  ③严:一作“俨”,恭敬,庄严。

  朝典:朝廷举行的典礼。

  ④恣:任意,不受拘束。柔:柔和,温和。

  ⑤二门:指华、陈两家。

  雍熙:和乐的样子。轨:规矩,度。

  【评析】

  华歆对待晚辈非常严肃,即使赋闲在家时,也像在朝堂上参加典礼一样庄严肃穆。而陈纪兄弟的家风则是无拘无束。两家的门风各不相同,但都不失和乐之度。

  十一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①,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②。又尝同席读书③,有乘轩冕过门者④,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⑤。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

  ①管宁(158—241):字幼安,三国魏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南)人。汉末避乱居辽东,聚徒讲学,三十余年始归。魏文帝拜其为大中大夫,明帝拜其为光禄勋,皆固辞不就。

  ②捉:抓。

  ③尝:曾经。

  同席:坐在同一张席子上。席,坐席。

  ④轩冕:古代卿大夫的车服。轩,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的官员乘坐。冕(miǎn免),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帽。这里的“轩冕”二字只取“轩”义,为偏义复词。

  ⑤废:放,扔。

  【评析】

  从管宁、华歆对片金和轩冕这两件小事的不同反应上,可以看出他们在志趣方面的差异,一个淡泊清高,一个则不能忘怀功名利禄。后来的经历也验证了这一点,管宁始终归隐,华歆则官至太尉。管宁和华歆都是高士,虽然曾经情同手足,但最终还是因为志趣的差异而断交。这一故事广为流传,说明古代士人交友极为谨慎,不但重德行,而且重志趣。“割席断交”的成语由此而来。

  十二

  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①。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②,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③,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④,去之所以更远⑤。”

  【注释】

  ①王朗(?—228):本名严,后改为朗,字景兴,三国魏郯(今山东郯城)人。东汉末为会稽太守,曹操征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魏文帝时改为司空,进封乐平乡侯。明帝时转为司徒。

  每:常常。

  识度:见识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