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王恭:字孝伯,晋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历官著作郎、丹阳令,出为五州都督前将军,兖、青二州刺史。司马道子执政,其与殷仲堪、桓玄相结举兵,兵败被杀。
会稽:郡名,治所在今绍兴。
②王大:王忱,字元达,小字佛大,少与王恭齐名,王坦之第四子,历任骠骑长史、荆州刺史、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建武将军等。
③簟(diàn店):竹席。
④一领:一条。
⑤荐:草垫子。
⑥丈人:对人的尊称。
长物:多余的物品。
【评析】
王恭、王忱二人齐名,都属于少年俊才,只是他们性格各有不同。当王忱看到王恭坐有竹席时,脱口即向对方索要,而王恭也不作说明,宁愿自己坐草垫子也要奉送。后人即以“身无长物”形容贫穷。
四十五
吴郡陈遗①,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②,遗作郡主簿③,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④,归以遗母⑤。后值孙恩贼出吴郡⑥,袁府君即日便征⑦。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⑧,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⑨,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注释】
①吴郡:郡名,治所在今江苏苏州。陈遗:生平不详。
②铛(chēng称):平底浅锅。
③主簿:官名,负责文书簿籍等事。
④贮录:储藏。录,收藏。
⑤遗:送给。
⑥孙恩(?—402),字灵秀,东晋琅邪(今山东临沂北)人,世奉五斗米道。司马道子当政时,孙恩率众自海岛攻会稽、江口、临海、京口、建康,前后数年。后为刘裕所败,投水自杀。
⑦袁府君:袁山松(?——401),一名崧,东晋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少有才名,博学能文。为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城陷而死。著《汉书》百篇,已佚,有辑本。
⑧未展:未及,来不及。
⑨沪渎:水名,在上海东北吴淞江下游近海处。
【评析】
吴郡陈遗极其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底焦饭,他就常常带一只袋子去官署,每次煮饭,总是把焦饭储存起来,回家送给母亲。后来碰到孙恩在吴郡叛乱,袁山松当天即出征讨伐。陈遗已经收存了几斗焦饭,还来不及送回家,就带着这袋焦饭跟着出发了。沪渎一战失败,官兵溃散逃到山林水泽中,大都饿死,只有陈遗靠着所带焦饭活了下来。当时人都认为这是他纯孝所得的好报。
四十六
孔仆射为孝武侍中①,豫蒙眷接②。烈宗山陵③,孔时为太常④,形素羸瘦⑤,著重服⑥,竟日涕泗流涟⑦,见者以为真孝子。
【注释】
①孔仆射(yè):孔安国,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孝武帝时官侍中、太常,安帝时为尚书左、右仆射。孝武:晋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73—396在位。
侍中:官名,皇帝的近侍。
②眷接:关怀厚待。
③烈宗:晋孝武帝死后的庙号。
山陵:指皇帝去世。
④太常:官名,掌管礼乐祭祀等事。
⑤羸(léi)瘦:瘦弱。
⑥重服:重孝时所穿的丧服。重,重孝,指父母死后子女所穿的丧服。
⑦涕泗:眼泪鼻涕。
流涟:泪涕不断的样子。
【评析】
孔安国任孝武帝侍中时受到过孝武帝的关怀宠遇。孝武帝死时孔安国任太常,他穿了重孝,整天眼泪鼻涕不断,情真意切,所以看到的人都认为他是真孝子。
四十七
吴道助、附子兄弟①居在丹阳郡后②,遭母童夫人艰③,朝夕哭临④及思至⑤、宾客吊省⑥,号踊哀绝⑦,路人为之落泪。韩康伯时为丹阳尹⑧,母殷在郡,每闻二吴之哭,辄为凄恻,语康伯曰:“汝若为选官⑨,当好料理此人⑩。”康伯亦甚相知。韩后果为吏部尚书⑾,大吴不免哀制⑿,小吴遂大贵达。
【注释】
①吴道助:吴坦之,字处靖,小字道助,晋濮阳鄄城(今属山东)人。官西中郎将功曹。附子:吴隐之,字处默,小字附之,晋濮阳鄄城(今属山东)人。官晋陵太史、广州刺史等。
②丹阳:郡名,治所在今江苏南京东南。
郡后:郡守府舍的后面。
③艰:忧,遭父母之丧为丁忧,亦称丁艰。
④哭临:举行哀悼仪式痛哭流涕。
⑤思至:通“缌纟至”,披麻戴孝。缌,旧式孝服以细麻布制成。纟至(dié),旧式丧服结在头上或腰间的麻带。
⑥吊省:祭奠死者,看望家属。
⑦号踊:大哭跺脚。
⑧丹阳尹:丹阳郡的行政长官。
⑨选官:负责选拔官员的长官。
⑩料理:照顾、安排。
⑾吏部尚书:吏部的长官。吏部主管全国官员的任免、升降、调动等事。
⑿不免哀制:未能避免服丧期内的过度哀伤,因守孝而死。
【评析】
吴坦之、隐之兄弟遭逢母亲的丧事,早晚都祭拜痛哭流涕。宾客来吊唁慰问,他们更是大哭顿足,哀痛欲绝,连过路人听了都为之落泪。韩康伯当时任丹阳府尹,母亲殷氏住在府舍里,每当听到兄弟二人的哀哭声,都要为之感到悲痛,所以她对康伯说:“你如当了选官,应当好好照顾他们。”后来哥哥坦之因哀伤过度而死,而弟弟隐之则受到了韩康伯的提拔。孝行是古代选拔官吏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