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义(7)

中华圣贤经典——义[电子书]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早在春秋之时,夫子便有子寻父志之思想,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以崇敬的心来奉养父母就是我们对父母最大的回报。所以,子女孝顺父母就不能做表面文章,而是由心而生的实际行动。子女在给予父母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对父母精神上的关怀和爱。

精彩典故:

仲由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境贫寒,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去世后,他做了大官,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仲由常常怀念双亲,慨叹道:“即使我现在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也不可能办到了。”孔子赞扬说:“仲由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百里负米,死后思念哪!”

闵损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而闵损却穿着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又摸了摸其他两个儿子的衣服,才知道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听了他的劝说。继母知道这件事后,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一家人过着美满和睦的生活。

当代镜鉴:义从孝悌开始

孔子认为,只有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弟友爱才能组成完美幸福的家庭。如果没有孝顺,家庭就会乱。没有孝悌,就没有上下尊卑,人类就会倒退,和动物无异。只有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才有可能扩大为国家和整个人类。人人尽孝,天下必然大治,国泰民安。所以,孝悌是行义的开始。

“孝道”是维系家庭、社会、国家相当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要依据孝经“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之精神,来进一步实践孝道。

1. 始于事亲:父母是生我、养我、教我的人,在我们的整个成长过程中,父母要经历许多艰辛,还要为孩子无怨无悔地付出一切(金钱、时间、精神),所以父母之恩如山之高、水之深,诚如《孝经》说:“欲报之恩,昊天罔极”,也就是说,父母就是现代菩萨。我们不敢苛求“郭巨埋儿”、“卧冰求鱼”等孝感天地的孝心,一声轻声的问候,一句祝福的话语,甚至一个关切的眼神等等,或许就能成为父母心头永远温馨的回忆。一般而言,我们对于父母的“孝”体现在两个方面:

(1)物质方面:衣食无缺,是对父母最基本的奉养,由于老人家数十年的累积,形成各人适意的习惯,米面杂粮、酸甜苦辣要着意地加以配合,并注意住的环境力求舒适,对父母安全及疾病的照顾更要用心。

(2)精神方面:俗语说:“在生一粒豆,胜过死后拜猪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就是说,行孝要及时、适时,更要在精神上下功夫,使父母心情,常处于恬适愉悦之境,尤其不要做出令父母伤心的事。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为自己的工作忙碌,虽然有孝心,却很少有时间陪伴父母。总想等把钱挣得再多一点,房子再大一点,职位再高一点,再来老人身边尽孝,让老人享享清福。可是,等条件好些时,常常已经晚了。经常看见有长长的送葬队伍从门前经过,有乐队、锣鼓队伴奏,有无数的鲜花和供品,场面十分隆重,亲人们哭哭啼啼,也有很多后悔之语,怪自己之前没有好好照顾老人。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在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父母在,不远游”似乎已成了荒唐可笑的言论。寻求个人的发展和守在父母身旁尽忠难以两全,因此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所有天下父母儿女的心声,经久不衰。一则街头的公益广告也同样意味深长:一对父母坐在长沙发的一角,“孩子,我们什么都不缺,常回家看看”,令人心酸的话外音和长沙发上余出来的空间让每一个为人子女的都低头无语,自己的父母是否也如这对老人,物质充裕但内心孤独地企盼着儿女们回家的脚步声!孝注重的是情感与精神的慰藉,而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我们现在就多抽一点时间给父母吧,以免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