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典故:
李渊隐忍建大业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而帮助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多有猜疑。
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悉心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有很高的威望,吸引很多人前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猜疑之心更重。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个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于是他决定隐忍等待。从此,他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经过长时间的蛰伏后,李渊推翻了隋炀帝的统治,在太原起兵并建立了大唐帝国。
勾践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阖闾让伍子胥选后继之人,伍子胥独爱夫差,便选其为王。之后,勾践闻吴国要建一水军,不顾范蠡等人的反对,出兵要灭此水军,结果被夫差奇兵包围,大败,大将军也战死沙场。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当时夫差没有听从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勾践饱受三年的屈辱,终被放回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天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还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不时地尝尝苦胆的味道,以便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屈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的努力下,越国逐渐强大起来。一次夫差带领全国大部分兵力去赴会,要求勾践也带兵助威,勾践见时机已到,假装赴会,领3000精兵,拿下吴国主城,杀了吴国太子,又擒了夫差。勾践就是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使自己养精蓄锐,等到时机成熟再卷土重来,终于成就了一番伟业。
当代镜鉴:忍耐是一种处世的态度
古人说:“心字头上一把刀,遇事能忍祸自消。”一个“忍”字,被很多人奉为处世成事的良方。宋朝的王安石就说过:“莫大之祸,起于斯须之不忍。”唐朝的宰相叫张公艺,有幸九世同堂,为世人所羡慕。唐高宗问他成功的秘诀,张公艺挥毫写了一百个“忍”字。生活中也的确如此,有的人不能忍而招致了不幸;而有的人由于能忍,而成就了大事。
2003年5月的一个周末,美国登山爱好者阿伦·拉斯顿在犹他州一座峡谷独自攀岩时,因右臂被石头压住被困5天5夜。他只带了一两天的食物和水,事先又没有告诉任何人他的行踪,因而陷入绝境。为了逃生,第五天他强忍剧痛,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先后用石头将桡骨和尺骨弄断,再用自己的运动短裤当做临时止血带,然后用小刀从肘部将右前臂硬生生地切断。从岩石下脱身后,为了与失血抢时间,他又以超人的毅力爬过狭窄和风力强劲的峡谷,缘绳下到60英尺深的谷底,再步行5英里后与营救人员相遇,终于成功生还。他如今娶妻生子,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如果他当时不能忍一时之痛,轻易向困难妥协,他早就丧生峡谷中了。
忍耐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无论是外在的逆境还是内在的烦恼,都要学会忍耐。因此,每个人遇事都要先退一步,才能够作全盘、客观的考量,使得人际关系更圆融,从而有利于自己施行正义的行为。就世间人而言,忍可成就健全的人格、圆满的人际关系、幸福的家庭、成功的事业。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忍耐还可以促进社会祥和。如此看来,忍耐的处事态度是成就大义的必经之路。
因此,我们在必要的时候需要有一些妥协精神,有时还要有放弃唾手可得的荣耀和奖杯的情怀。学习吃亏能养德,有时吃点亏,并不是坏事:从吃亏中可以积累人生的智慧;从吃亏中,能学会处世的精髓。练就一种不为环境所扰、不为杂念所困、不为逆境所动、不为荣耀和掌声所陶醉的高强“功夫”,就能使自己在创造和谐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造福社会。
3. 孝在于质实,孝悌是行义之本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译文: 子夏请教孝道。孔子说:“孝道难就难在儿女在父母面前总能保持和颜悦色。碰到事情,由年轻人效劳,遇到好吃好喝的,让年长的享用,(仅仅做到这样)就可以认为尽孝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