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而不惑。”孔安国注,“不惑”,就是不疑惑。程氏树德《论语集释》,引黄式三《论语后案》:“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之后者,何也。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立,守经也。不惑,达权也。”“不惑”,遇事可以行权,无可,无不可。“立”,则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不知权变之道。因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如刘氏《正义》引《汉书·董仲舒传对策》曰:“天令之谓命。”刘氏《正义》说:“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盖夫子当衰周之时,贤圣不作久矣。及年至五十,得《易》学之,知其有得,而自谦言无大过。则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乎天。故以知天命自任。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辞也。”孔子学《易》:“乃知天命。吾人虽闻天命,未必能知,须先信赖圣言,以求知之。”
“六十而耳顺。”郑康成注:“耳顺,闻其言,而知微旨也。”皇《疏》:“但闻其言,即解微旨,是所闻不逆于耳,故曰耳顺也。”皇《疏》又引李充说:“心与耳相从,故曰耳顺也。”顺字,《说文》:“理也,损页川。”段注以为,自人之头顶至脚踵,如河川流通,至为通顺。顺之而后,始见天理,始着条理。由此可知,“耳顺”便是耳的功能已经通顺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故能闻他人之言,知他人心意。此是耳闻无碍之境。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的从字,作顺从讲。“矩”是端正方形的工具,《说文》作巨,引申为法度之意。孔子至七十岁时,顺从心之所欲而不逾越法度。顺心而为,自然合法,也就是动念不离乎道。
程氏树德《论语集释》,引明儒顾宪成《讲义》说:“这章书,是夫子一生年谱,亦是千古作圣妙诀。”顾氏以为,孔子自十五志于学,至四十而不惑,是修境。五十知天命,是悟境。六十耳顺,至七十从心,是证境。顾氏此说,大有道理。
延伸思辨:匹夫立志,可参天地
孔子认为,立志是最重要的起点,但是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的学习、修养,使思想、感情和行为都能达到道德高度自觉和“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
一个人是杰出还是平庸,不在于其天赋和机遇,而在于有无远大的志向。一个人只有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才能不断地鞭策自己并指导自身行动。当看到民生疾苦时,才能以一颗仁义之心救世人于危难之中。
孔子说:“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孔子也曾提醒人们要有长远的眼光。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志向,就会谨小慎微,裹足不前。很多人一辈子就像漫游者一样,没有目标地游荡。他们每天按照老套方式生活,从来不问自己:“我这一生要干什么?”“我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曾经有人问三个砌砖的工人:“你们在做什么事?”第一个人回答道:“我在砌砖头!”第二个人回答说:“我在赚工资!”而第三个人笑着答道:“我在建设世界上最有特色、最美丽、实用的房子。”之后,第三个人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建筑师。
为什么第三个人能成为有名的建筑师?很显然,就是因为他拥有远大的志向,因此,他成功了。这就是“匹夫立志”的见证。
再回到孔子说的“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现代人也应该参照这条标准指导自己的言行。吾十又五而志,我们应该在十五岁左右的时候确定自己以后要做什么而去努力学习与行动;三十而立,三十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应该确定自己做人处事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去做事;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左右对自己在做什么、该做什么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没有迷惑;五十而知天命,到了五十岁就懂得自己现在的处境等都是自己以前所做事情的结果,而不是自己命运的安排;六十而耳顺,六十岁对待周围的事情不要固执己见,要勇于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七十而从心所欲,七十岁就要顺应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只有做到以上几点,你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精彩典故:
宗悫乘风破浪创伟业
南北朝时,有个年轻人名叫宗悫,字元干。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和叔叔舞剑弄棒,练拳习武,虽然年纪尚小,武艺却十分了得。
有一天正是他的哥哥的大喜之日,家里宾客盈门、热闹非凡。有十几个盗贼也乘机冒充客人,混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