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仁-第一章 为仁由己:重视自己的内心修养

中华圣贤经典——仁[电子书]

读书应和实践紧密联系,用书中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实践深化读书学到的知识,这样读书才是最科学的。坚持联系实际读书学习,使工作的过程成为理解、验证、应用知识的过程,把读书学习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读书是学习,运用学到的知识也是学习”。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达到学以明志、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见效和学之求深、悟之求透、用之求效的目的。

延伸思辨:学以致用

孔子从来是主张学习是为应用而反对读死书的。他认为,“学”的目的是为了“行”。如果不能“行”,你书读得再多也是没有用的。相反,只要你能够言谈举止得体,行为方式得当,那就如他的学生子夏所说:“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说到底,还是求实务本,学以致用。

孔子还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观点,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做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的学以致用,注重一个人在思想方面的成熟。即是要把老师所讲的道理,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对照和观察,检验自己的行住坐卧、言行举止是否都能够做到老师所讲的标准。最主要是观察自己每时每刻的意念是善的,还是恶的,当达到纯善的境界时,也就是“仁”了,永恒的快乐也就出现了。所以只有学习和实践同时并重,才能得到人生的真正快乐。

孔子主张学以致用,那么如何达到用的目的,也就是说如何去用呢?孔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举一反三”,其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地思考,将其原理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举一反三无疑是提高效率的途径之一。一个人要发明创造,寻求创意,也要善于举一反三,让绝妙的构思如泉水般喷涌。其实一个人的认知无时无刻不是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之中。或是别人的经验在书本上已经总结成为规律,自己拿过来推而广之,这是一个认知上的学习过程;或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取得经验,总结归纳成为规律,又用来指导自己以后的实践,这是一个自我“举一反三”的过程,也是一个认知上的创造过程;或是众人的实践还没有总结成为规律,自己把规律找出来,众人再推而广之,这种“举一反三”是原创性认知过程。当然,要想做到举一反三,首先必须先寻找原型和启发物,激发对象的兴奋点。

精彩典故: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眼看部队由于缺水严重影响士气,曹操想起平时吃的一种水果——梅子。梅子酸甜可口,能增加人体的唾液分泌,有效减轻口渴症状。想到这,曹操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将梅子吃到了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曹冲称象

历史上像曹操这样能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谋臣智士不胜枚举,曹操的儿子曹冲也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