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别人的长处就要肯定他人的长处。当我们认真学习别人的长处时首先要肯定对方的长处。一个人不分高低贵贱都有他的闪光点。不会写故事的,他会写诗歌;不会写散文的,他会写杂文;不会写小说的,他会贴图。在生活中他知地理,不会处世;他知天文,不会家事;他会做生意,不会管理……如是种种,不一而足。每个人都期待别人发现他的闪光点。你做到了这一点,相信他会对你信任有加。因为多数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就是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你做到了这一点。他肯定会把自己的长处淋漓尽致地展现,你就得到了他许多的智慧,这将会对你的一生有着极大的帮助!
4.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实践为先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不发愤求知,我是不会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难的时候,我是不会引导他更深入一层的;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之而推及其他方面的东西,那就不能再往下深教了。”
孔子说:“读了《诗经》后,让他参与政事,却完成不了任务;让他出使各国,却不能妥善应对。这样的人,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
国学链接:何为《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存305篇,1147章,7231句。它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后人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语言大胆而清丽,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
诸子之言:
孔子在第一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这种启发式教育的精神,就是将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礼记·学记》指出了施教的七点大纲,其中之一是:“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即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观察而不要事先告诉学生什么,以便让他们用心思考。孔子说:“我是无所不知吗?我实在无知啊!如果有一个粗人来问我,虽然他一无所知,却很诚恳地求教,我也只是就他所提的问题,从正反两方来问他,一步一步地诱导他到源头之处就是了。”可见启发诱导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开启学生智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其中,“启”是使人获得开导,突破盲点,领悟其要旨。启发的成功运用需要老师在洞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设定知识点,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施,在学生思考问题智穷虑竭之时进行指点,使学生突破盲点,领悟其要旨。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发”是使人获得引发,找到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体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过思考,获得了一些思想体会,这些思想要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得经过大脑的整理,想好要说什么,怎么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用什么词汇来概括思想等。
孔子的后一句话在强调了《诗经》在政务、外交方面重要作用的同时,告诉人们学了知识要能运用,否则学得再多也没有用处。这一告诫凝结着孔子的智慧,永不过时。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死读书,读死书,不通过实践去消化吸收书中知识,不能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书读得再多,充其量只能是一个“书囊”。只获取知识而不付诸运用,犹如只耕耘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