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齐物论》中说:“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意思是,圣人把事务都囊括于胸、容藏于己,而一般人则争辩不休、夸耀于外。南怀瑾也很赞同庄子的观点,他认为真正有勇气的人“不忮”。那些孔武有力的人,可以到处打架,站在那里都要摆出一副样子给人看,但是这不是“大勇”。
延伸思辨:直言直语是把双刃剑
庄子的“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说的是如何做人,但同时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好多事情不能太直白地表露,而应该委婉一点。就像“大道、大辩、大仁、大廉、大勇”一样,要委婉地蕴藏于内,而不要浅薄地表现于外。其实,这个道理完全可以用到说话办事方面。比如有的人说话就喜欢直言直语。尽管“直言直语”的人性格中有一种很可爱、很值得大家珍惜的特质,也惟有这种“直言直语”的人,才能是非分明,邪恶分明,美丑分明。但是说话办事,过于直白会让对方感到突兀,强化彼此的利害冲突,出现关系紧张的局面,难以收场。善于隐晦表达,则会举重若轻,使双方达成协议。
现实生活中,“直言直语”却是性格的致命伤,他们要不只是看到了问题的表面现象,要不就直指要害。这就使得当事人不得不激活自卫系统,倘若招架不住,还会怀恨在心。再者,直言直语的人一般都具有“正义倾向”的性格,言语的爆发力及杀伤力也很强,所以往往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还会成为别人利用的对象。这样,不但起不到循循善诱的作用,而且不利于内心正义感的发挥。
在现代社会,直言直语是把伤人伤己的双刃剑,若想把内心的正义感转化为实践行动就应注重说话的艺术。孔子也说:“谏者有五,吾从之讽。”意思是劝告别人有五种方法,我推荐最富技巧的比喻和暗示。
所以,真正有价值的语言技巧只能是建立在道义的基础之上的,要有公正之心,还要辅以委婉的表达方式,这是真正智慧的体现。
精彩典故:
婉言示意·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宋代第一个皇帝赵匡胤)即位后不出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对朝廷。宋太祖亲自出征,费了很大劲儿,才把他们平定。不过宋太祖心里总是不踏实。有一次,他单独找赵普谈话,问他道:“自从唐朝末年以来,换了五个朝代,没完没了地打仗,不知道伤亡了多少老百姓。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赵普说:“道理很简单。国家混乱,主要是因为藩镇权力太大。如果把兵权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平安无事。”
宋太祖连连点头,夸奖赵普说得好。
后来,赵普又对宋太祖说:“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两人,掌握重兵,还是把他们调离禁军为好。”
宋太祖说:“你放心,这两人是我的老朋友,不会反对我。”
赵普说:“我并不担心他们叛变。但依我看,这两个人没有统帅的才能,管不住下面的将士。有朝一日,下面的人闹起事来,怕他们身不由己啊!”
宋太祖这才顿悟:“幸亏你的提醒啊。”
过了几天,宋太祖在宫里举行宴会,请石守信、王审琦等几位老将喝酒。酒过几巡,宋太祖命令在旁侍候的太监退出。他拿起一杯酒,先请大家干了杯,说:“要不是你们的帮助,我也不会有现在这个地位。但是你们哪儿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难处,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不瞒各位说,这一年来,我就没有一夜睡得踏实。”
石守信等人听了十分惊奇,连忙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宋太祖说:“这还不明白?皇帝这个位子,谁不想拥有啊?”
石守信等听出话音来了。大家着了慌,跪在地上说:“陛下为什么这样说啊?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谁还敢对陛下三心二意?”
宋太祖摇摇头说:“对你们几位我还信不过?只怕你们的部下将士当中,有人贪图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即使你们不愿意也不行啊。”
石守信等听到这里,感到大祸临头,连连磕头,含泪道:“我们都是粗人,没想到这一点,请陛下指引一条出路。”
宋太祖说:“我替你们着想,你们不如把兵权交出来,到地方上去做个闲官,买点田产房屋,给子孙留点家业,轻轻松松度个晚年。我和你们结为亲家,彼此毫无猜疑,岂不更好?”
石守信等齐声说:“陛下想得真周到啊!”
酒席一散,大家各自回家。第二天上朝,每人都递上一份奏章,说自己年迈多病,请求辞职。宋太祖马上照准,收回他们的兵权,赏给他们一大笔财物,打发他们到各地去做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