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义(3)

中华圣贤经典——义[电子书]

有大勇者,往往有大志,即志存高远。志存高远方能忍辱负重,不鲁莽,从而成就大事。韩信忍胯下之辱的故事就可以说明这个道理。当时很多围观的人都说韩信是胆小鬼。果真如此吗?不是。正是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才有刘邦手下丞相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后来韩信被拜为大将,领兵打仗,百战百胜,人称“兵仙神帅”。所谓“四面楚歌”、“八面埋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些都是韩信用兵的典故,并为历代兵家所推崇。试想,韩信不能忍胯下之辱,何能有如此巨大的成就。

北宋文学家苏轼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忍,不是胆小,不是懦夫,是志有所存,拥有远大目标,将来要成就一番大事。所以我们要知道克制情绪的重要性,这里有一个克制情绪的方法: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曾告诫自己的孙儿,当你气恼时,先数到十,然后再说话;假如怒火中烧,那就数到一百。这样我们就能冷静地处理问题了。

学会约束自己,维护正义但绝不鲁莽,这是一个社会法则,是一条生存之道。我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小不忍则乱大谋,做事要三思而后行,才能将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6.人生处世须克服四种心理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译文:孔子绝对不犯的四种毛病:不凭空猜测,不死板教条,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国学链接:何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奇斗艳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诸子之言: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是孔子的学生记录孔子的日常生活态度,说“子绝四”。其实,孔子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的人,他岂止绝四呢?凡是不合理的事,他都断绝,不去做,所以不止四。

梁皇侃《论语义疏》释曰:“绝者,无也。”

北宋邢昺《论语注疏》则曰:“此章论孔子绝去四事。……毋,不也。”

朱熹《论语集注》亦云:“绝,无之尽者。”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谓:“《说文》:‘绝,断丝也。’《释名·释言语》也说:‘绝,截也。’如割截也,言子有绝去四事,与人异也。……毋者,禁止之辞,毋即绝也。”以上诸家对“绝”和“毋”的解释有相同的见解,“绝”是摒弃、杜绝之意,而“毋”又是禁止之意,则“绝”和“毋”同时出现,该句子就构成了一个双重否定的强调句式,所要表达的思想更加强烈。

延伸思辨:孔子的“四绝”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的一生都在践行这四句话。

第一是“毋意”,(这个“毋”与有无的“无”字通用,不过在《论语》上以及古书的否定词,多半用这个“毋”。)这是说孔子做人处世,没有自己主观的意见,本来想这样做,但如果旁人有更好的意见,他也会接受,而不是一味地坚守自己的观点。

第二是“毋必”,他并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做到怎样的结果。这一点也是人生哲学的修养,天下事没有一个“必然”的,所谓我希望要做到怎样怎样,可能会事与愿违。中国人有两句名言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人生的事情,十件事常常有八九件都是不如意。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还无法向人诉苦,对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都无法讲,这都是靠人生体验得来的。

还有两句说:“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这也代表个人,十件事九件都失意,一百个人当中,还找不到一个是真正的知己。这就说明了孔子深通人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