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毋必”,一定要做到怎样,世界上几乎不存在这样的事,所以中国文化的第一部书——《易经》,提出了八卦,阐发变易的道理。天下事随时随地,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在变,宇宙物理在变、万物在变、人也在变;自己的思想在变、感情、身心,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我们想求一个不变、固定的,不可能。孔子深通这个道理,所以他“毋必”,就是要能应变,能适应。
第三是“毋固”,不固执自己的成见。固是固执不通,是愚而好自用,见而好自专。本来是愚痴的,他却认为他那个愚痴的办法比谁都好。见而好自专,专断独裁,其实是犯了第二个“必”的毛病。
第四是“毋我”,专替人着想,专为事着想。没有一样事情不是为我自己做打算的,这叫做“我”。因为孔子没有我,所以什么事也没有“必”,也没有“意”,也没有“我”,也没有“固执”,都没有了。
“子绝四”,虽仅用了八个字,却涉及到:教师学之,增进修养,领导学之,提高领导艺术,世人学而时习之,提升自身素质。孔子学问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此。
精彩典故:
赵括纸上谈兵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人比得上他。他曾经和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都拿他没办法,但是并不称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赵括太轻率地讨论它了。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导致赵军失败的人一定是赵括自己。”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把原有的纪律和规定全部都改变了,而且还轻率地任用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调遣变化莫测的军队,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使得赵平的士气不能得到统一。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搏战,但是赵括却被秦军用弓箭射死。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将他们全部活埋了。
先縠刚愎自用,楚王虚怀纳谏
春秋鲁宣公十二年,楚国出兵攻打郑国,于是晋国派荀林父等人率军前往援助郑国。当晋军正要渡河时,却听说郑国已经和楚国讲和,而统帅荀林父经过一番分析后,认为不能轻率地进军与楚国交战,因此就打算撤兵回国。然而大将先縠却对下达的指令置之不理,自行率领军队渡过黄河,去追击楚军。等到荀林父发觉后,已无法阻止,只得下令全军前进。楚王听说晋军已经渡河追来,原本打算退兵,令尹孙叔敖也有相同的看法,于是就命令军队继续南撤回国。但是大夫伍参却力劝楚王应该出兵和晋军交战,他认为晋军的荀林父才刚新任统帅,威信不高;而将军先縠又固执刚愎,不听指挥;其余将领也都持不同的意见,这就让部下无所适从。这时若是楚军出战,必定可以胜利。楚王听了伍参的话,就下令停止撤退,回师北进,迎击晋军,最终打败了晋军。
当代镜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孔子说到的四种心理问题,也是我们普通人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当今社会,总有人“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有几分才气,就恃才傲物,睥睨一切,看谁都不顺眼,这样的人实在是“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会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
比如,有的人容易犯多疑病。曹操就是典型的代表。他就是因为多疑,因而杀过朋友、同事和下属。可谓真正做到了“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我们常讲谣言害死人,一点不错。别有用心的人捏造出谣言来害人,还有的人是出于对手下的猜测和误解而害人。如果你不能理性地判断,就很可能遭人利用。中国有句古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患得患失,疑神疑鬼的人是做不了大事的。
还有一些人做事死板教条,不通权变。做事情有规律固然好,但不是任何规律都适用于自己。所以,在做人做事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只是一根筋,就可能会处处碰壁。
赵括和马谡头脑聪慧,能把先人传下来的兵法阵式背得滚瓜烂熟,但在行动上却是教条主义者,不知道变通。结果,一个是长平战败,二十万将士被坑杀;一个是失守街亭,毁了西蜀,自己还落得个身首异处。这都是固执己见给自己带来的后果。
还有的人固执己见,只喜欢听好听的,这就很危险了。一心只想着维护自己的利益,就很容易使自己和外界隔绝开来,甚至对立起来。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国王,刚愎自用,不喜欢反对意见,所以为了拒绝老百姓的不同看法,干脆不让人在大街上交流,最后老百姓只能用眼神去交流。这就是史书上说的“防民之口,胜于防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