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

世说新语[电子书]

  【注释】

  ①赵母:三国吴人,桐乡令虞韪妻,虞韪死后,孙权敬其有文才,诏入宫省,作《列女传解》,号赵母注。

  ②敕:告诫。

  【评析】

  赵母嫁女儿,女儿临去时,告诫女儿说:“切莫做好事!”女儿说:“不做好事,可以做坏事吗?”赵母说:“好事尚且不可以做,何况做坏事呢!”赵母的意思是女子切忌张扬,行善则扬名,容易招人猜忌,引来灾祸。

  六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①,德如妹②,奇丑。交礼竟③,允无复入理④,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⑤,妇云:“无忧,桓必劝人。”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⑥,卿宜察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⑦。许因谓曰:“妇有四德⑧,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⑨,君有几?”许曰:“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⑩。

  【注释】

  ①阮卫尉:阮共,字伯彦,尉氏(今河南尉氏)人,官至卫尉卿。卫尉,负责宫门警卫的官员。

  ②德如:阮侃,字德如,阮共之子,官至河内太守。

  ③交礼:指结婚时行交拜礼。

  竟:完毕。

  ④理:指意愿。

  ⑤桓范:字元则,魏沛郡(今安徽宿县)人,官大司农。

  ⑥故当:必定,自然。

  ⑦裾:衣服前襟或后襟。

  ⑧四德:旧时指妇女应具备四种德行:品德、言语、容仪、女工。  ⑨百行:指多方面的品行。

  【评析】

  许允之妻容貌虽丑,但德行兼备。许允因嫌其貌丑而不愿与之同房,其妻责以“好色不好德”,令其大感惭愧,从此夫妻互相敬重,传为美谈。可见魏晋士人对德行之重视。

  七

  许允为吏部郎①,多用其乡里②,魏明帝遣虎贲收之③。其妇出诫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覈问之④。允对曰:“‘举尔所知⑤。’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⑥,若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⑦:“勿忧,寻还⑧。”作粟粥待⑨,顷之允至⑩。

  【注释】

  ①吏部郎:官名,主管官吏选拔。

  ②乡里:指同乡人。

  ③魏明帝:曹叡。

  虎贲(bēn奔):官名,管宫门警卫之官。

  收:逮捕。

  ④覈(hé核):核实。

  ⑤举尔所知:举荐你所了解的人。语出《论语·子路》:“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

  ⑥检校:检查,考察。

  不:同“否”。

  ⑦自若:自如,与平常一样。

  ⑧寻:不久。

  ⑨粟:小米。

  ⑩顷之:不一会。

  【评析】

  许允担任吏部郎时,任用的官员大都是同乡人,魏明帝知道后就派禁卫军去逮捕他们。明帝审问许允,他回答说:“孔子说‘荐举你所了解的人。’臣子的同乡人都是臣子所了解的,陛下可以考察他们是否称职,如果不称职,臣子愿意接受应得的罪名。”经过考察,他们的才能都与职务相称,于是就把他们释放了。此则故事可作为举贤不避亲的一例。

  八

  许允为晋景王所诛①,门生走入告其妇②。妇正在机中③,神色不变,曰:“蚤知尔耳④!”门人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⑤。”后徒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及父⑥,当收⑦。儿以咨母⑧。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⑨,率胸怀与语⑩,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⑾。又可少问朝事⑿。”儿从之,会反以状对⒀,卒免。

  【注释】

  ①晋景王:司马师。

  ②门生:供驱使的门人。

  ③正在机中:指正在织机上织布。

④蚤:通“早”。

  尔:如此。

  ⑤豫:参与,关涉。

  ⑥才流:才智流品。

  及:赶得上。

⑦收:逮捕。

  ⑧咨:商议,咨询。

  ⑨才具:才能。

  ⑩率胸怀:直爽坦白。

  ⑾止:指停止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