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术解第二十

世说新语[电子书]

  一

  荀勖善解音声①,时论谓之“闇解”②。遂调律吕③,正雅乐④。每至正会⑤,殿庭作乐,自调宫商⑥,无不谐韵⑦。阮咸妙赏⑧,时谓“神解”⑨。每公会作乐⑩,而心谓之不调⑾,既无一言直勖⑿,意忌之,遂出阮为始平太守⒀。后有一田父耕于野,得周时玉尺,便是天下正尺⒁。荀试以校已所治钟鼓、金石、丝竹⒂,皆觉短一黍⒃,于是伏阮神识⒄。

  【注释】

  ①善解:指精通。

  音声:乐理。

  ②闇(àn暗)解:精通之意。

  ③调:调整。

  律吕:古代乐律有阴阳十二律,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合称律吕。

  ④正:校正。雅乐:典雅纯正之乐,古代帝王用于祭祀、朝会的音乐。

  ⑤正(zhēng征)会:元旦朝会,指正月初一日皇帝朝会群臣。

  ⑥宫商:古以宫、商、角、徵、羽代表五个不同的音阶,此泛指五音。

  ⑦谐韵:音韵和谐。

  ⑧妙赏:美妙的欣赏能力。

  ⑨神解:神奇之见解。

  ⑩公会:因公事聚会。

  ⑾不调:不协调。

  ⑿既:竟然。

  直勖:以荀勖为正确。

  ⒀始平:郡名,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

  ⒁正尺:标准尺。

  ⒂治:制作。

  金石:钟磬类乐器。

  丝竹:管弦乐器。

  ⒃黍(shǔ蜀):古长度单位。一黍为一分,百黍为尺。

  ⒄伏:通“服”,佩服。神识:见识高超。

  【评析】

  荀勖精通乐律,每当正月元旦聚会时,他都亲自调整五音。阮咸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不同一般,总认为荀勖的乐声不协调。荀勖因此心中忌恨,便把阮咸调出朝廷去当始平太守。后来发现了一把周代的玉尺,荀勖试着用它来校正自己所制作的钟鼓、金石、丝竹等乐器,发现都短了一黍,这才佩服阮咸见识高超。

  二

  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笋进饭①,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炊也②。”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

  【注释】

  ①晋武帝:司马炎。

  ②劳薪:指以旧车轮当柴火烧。车子运行以车脚车轮最受重,故称。

  【评析】

  荀勖曾经在晋武帝宴席上吃笋,对在座的人说:“这是用旧车轮当柴火烧出来的。”在座者不信他的话,暗中派人去问这事,果然用的是旧车轮。荀勖不仅精于乐理,且亦能从食物的色香味中辨别其柴火的来源,堪称神奇。

  三

  人有相羊祜父墓,后应出受命君①。祜恶其言②,遂掘断墓后以坏其势③。相者立视之④,曰:“犹应出折臂三公⑤。”俄而祜坠马折臂⑥,位果至公。

  【注释】

  ①后:后代。

  受命君:接受天命的君主。

  ②恶:厌恶。

  ③势:指地理形势。

  ④立:立即。

  ⑤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⑥俄而:不久。

  【评析】

  有位看相的人为羊祜父亲的坟墓看风水,说其后代会出一位受天命的君主。羊祜厌恶他的话,便掘断坟墓的后部,来破坏坟墓的风水。看相人立即去察看坟墓说:“还是会出一位折臂三公的。”不久羊祜从马上摔下折断了手臂,而他的官位也果然升到三公。这种记载当然纯属好事者的附会。

  四

  王武子善解马性①。尝乘一马,著连钱障泥②,前有水,终日不肯渡。王云:“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径渡。

  【注释】

  ①王武子:王济。

  ②著:放置。

  连钱:钱纹相连的一种花饰。

  障泥:从马鞍下垂至马腹两侧的垫子,用来阻挡泥水。

  【评析】

  王济曾经骑着一匹马,马背上铺着一块钱纹相连的垫子,前面有河水,马始终不肯渡水。王济说:“这一定是马爱惜垫子。”派人解下垫子,马就渡河了。王济有马癖,故善解马性。

  六

  晋明帝解占冢宅①,闻郭璞为人葬②,帝微服往看③,因问主人:“何以葬龙角④?此法当灭族⑤!”主人曰:“郭云此葬龙耳,不出三年,当致天子⑥。”帝问:“为是出天子邪?”答曰:“非出天子,能致天子问耳。”

  【注释】

下一页 第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