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总序

孟子[电子书]

  经过这么多年的东奔西走、四处碰壁后,孟子最终明白,那些诸侯国君主虽然在“重士”的风气下对自己很客气,但却从来没有认真对待过自己的政治主张,他的“王道”、“仁政”理想是难以实现了。到了这种境地,他又一次以孔子为榜样,放弃从政愿望,回归故里,与弟子们一起讲学论道,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把自己的思想传于后世。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还能读到的《孟子》这部著作。

  有关《孟子》这部书的作者、篇数,也有不同意见。

  关于作者,按司马迁的说法,主要是由孟子自著,而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参与其事;按赵岐、朱熹、焦循等历代研究者的观点,认为是孟子自著;而韩愈、苏辙、晁公武等学者的意见则认为是弟子万章、公孙丑之徒的追记。有关具体的说法,这里就无烦赘引了。就目前学术界的一般看法,较多是采取司马迁的说法。

  至于《孟子》的篇数,司马迁说“作《孟子》七篇”,可《汉书·艺文志》却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最早《孟子》注解的作者赵岐,分《孟子》为“内书”七篇,“外书”四篇,并提出:《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政》四篇“外书”,“其文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也”。所以他不予作注。这以后,这四篇《外书》就渐渐亡佚了。今存的“外书”,学术界公认为是明末姚士粦的伪作,为清代吴骞所刊行,故不能列入《孟子》。

  今存的《孟子》一书共七篇,篇目依次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各分上下,共261章(有的分为260章)。一般认为,《孟子》的篇名取自每篇首章中数字,没有什么特定含义。篇目的排列顺序,按赵岐《孟子篇叙》的说法则有特定含义:

  孟子以为圣王之盛,惟有尧舜。尧舜之道,仁义为上,故以梁惠王问利国,对以仁义,为首篇也。

  仁义根心,然后可以大行其政,故次之以公孙丑问管、晏之政,答以曾西之所羞也。

  政莫美于反古之道也,滕文公乐反古,故次之以文公为世子,始有从善思礼之心也。

  奉礼之谓明,明莫甚于离娄,故次之以离娄之明也。

  明者当明其行,行莫大于孝,故次以万章问舜往于田号泣也。

  孝道之本,在于情性,故次以告子论情性也。

  情性在内而主于心,故次以尽心也;尽己之心,与天道通,道之极也,是以终于尽心也。

  这实际只是赵岐个人研读《孟子》一书的心得,谓之一家之言可矣。

  二、孟子升格过程

  历史上有一个通行观点:孔子以后“儒分为八”,到战国中后期演变为两支。一支始于子夏,讲文献之学,数传而至荀子;一支始于曾参,究义理之学,二传而至孟子。以后,荀子便是汉代经学家所尊信的大部分儒家经传的先师,孟子则成为两宋起道学家所崇敬的不祧之祖。儒家内部这两派的分野,也就是所谓“学统”与“道统”之别,“汉学”与“宋学”之分。对这个说法,学术界的意见历来不同,这里就不必去细究了。此说至少有一点不错,即孟子其人其书的重要性确实是从唐宋之际开始凸显的。这以后,“孔孟之道”几乎就成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词。

  孟子去世以后,由他为代表的儒家中之一派似无太大的发展。到了战国的晚期,由荀子代表的一派渐渐崭露头角。荀子稍晚于孟子,他长期居齐,因学问博洽,曾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的“祭酒”。他精通多种儒家经典,被认为是儒家经学早期传授中十分重要的人物。荀子在其《非十二子》中,对子思、孟子一派曾有严厉的批评,说他们“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荀子的批评只能说是当时儒家内部的派别斗争。

  秦汉以降一直到两宋以前,孟子地位一直不高。孟子其人,只被视为一般的儒家学者;孟子其书,只能归入“子部”一类。在官私文献中,多是“周孔”或“孔颜”并提,鲜见有“孔孟”合称的。令人注意的是,东汉赵岐在注解《孟子》时,曾把孟子尊为“亚圣”,还提到西汉文帝时设置过《孟子》的“传记博士”。可“亚圣”之名,未被宋朝以前的官方认可过;而“传记博士”即使存在过也为时很短,且不说此事因不见于《史记》、《汉书》记载而颇启后人疑窦。当时,也有人批评孟子,最典型的应该是东汉的王充,他在《论衡》中专立了《刺孟》一篇,列举了孟子八个方面加以批评。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