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孟子集注》的特点,是既重汉唐注疏,又不一味推尊,不仅吸收传统注释,且收入宋儒十二家解说,下以己意,可谓集两宋《孟子》学大成。当然,也有人以为朱熹的《集注》过于偏重哲学义理的阐发而忽略章句训诂及名物典章制度,这一观点自然不能说错。但殊不知,这恰恰也是此书特点之所在。还是周予同先生说得好:“朱熹之于《四书》,为其一生精力之所萃,其剖析疑似、辨别毫厘,远在《易本义》、《诗集传》等书之上。名物度数之间,虽时有疏忽之处,不免后人之讥议,然当微言大义之际,托经学以言哲学,实自有宋学之主观的立场。”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我们现在要读《孟子》,如果不读一读朱熹的《孟子集注》,那你的理解一定难以全面,甚而还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3.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这是清代学者经典新疏的代表作之一。
焦循其人,是清朝乾嘉之际扬州学派的经学大师,他以《易》学闻名于当时。但焦循早在青年时代就有志于重作《孟子正义》,因为他认为“伪疏舛驳乖谬,文义鄙俚,未能发明其万一”。当然,这可能也包含他对过于偏重义理的朱熹《孟子集注》的某种不满,尽管此点他没有明说。但后来的三十多年里,焦循的精力基本上都萃于了《易》学,所以无暇顾及《孟子》一书。当他完成其名著《雕菰楼易学三书》,开始从事《孟子正义》撰作时,已经步入其晚年。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五十四岁的焦循,与儿子焦廷琥一起开始纂辑资料汇集性质的《孟子长编》。当十四帙《长编》完成后,他马上又着手编撰三十卷的《孟子正义》,至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完成其著。翌年七月,焦循未及誊清此书全稿就病故了。
焦循《孟子正义》的特点是以训释名物为主,资料极为翔实。他博采经史传注,裁成损益,断以己意。就研究《孟子》资料的丰富而言,至今还没有哪部《孟子》研究著作能超过它。例如,其中仅征引清人考订注释的研究成果就多达六十余家。就体例而言,此书以赵岐的《章句》为主,分段疏释。但他并不墨守唐人所谓“疏不破注”的注经原则,“于赵氏之说或有所疑,不惜驳破以相规正”。客观地说,焦循的《孟子正义》,如对想粗粗了解《孟子》的人来说,或有繁琐之嫌;但对想认真研究《孟子》的人来说,则价值极大。
4.今人杨伯峻的《孟子译注》,这是当代流传很广的一个译注本。
已故的杨伯峻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古籍整理和注译专家,曾师从杨树达、黄侃等国学大家,于古汉语语法和虚词及古籍的整理和注译方面颇有建树。他的《孟子译注》虽不如其《论语译注》那么有名,但也影响不小。
该书的注释,颇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方式等,对历史知识、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也有一定的考证,而全书的译文亦属严谨、明白、流畅。这一切都颇便于初学者,因此自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后,屡次再印,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