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智(5)

中华圣贤经典——智[电子书]

汉代王符在《潜夫论·明暗》中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通必兼听,则圣日广矣;庸说偏信,则愚日甚矣。”(译:君子要做到真正的明智,就需要兼顾全面地听取他人的言论;而那些昏庸无道的人之所以不能明智通达地处理事情,就是因为他们偏听偏信。因此,作为君王必须兼顾全面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就会越来越圣明;而如果一味地偏听偏信,就会越来越愚昧无知。)

在《资治通鉴》中,有记载:唐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译:唐太宗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皇帝为什么有的明达,有的昏庸无道呢?”魏征说:“就是因为明达的君主会兼听所有的言论,那些只偏信一方的君主则昏庸无为。”)

延伸思辨:兼顾全面,方才明智

苏轼的《题西林壁》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体现出了诗人的非凡观察力,更为重要的是短短的四句诗中透出的哲学味。

同是一座山,只因看的角度不一样,观察到的结果便大相径庭。为什么不能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呢?原来只是身处在庐山之中的缘故。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那就是:看事情要全面、客观,不可以偏概全,否则就容易被一些局部的现象迷惑。将此诗之意引申到生活中,就是说只有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看明白事情的真相,从而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只听信某一方面的意见就容易一叶障目,以致于得出片面的结论。

纵观历史,因为偏听偏信而亡国的国君不在少数:赵孝成王偏信身边奸佞,遂以赵括代廉颇,长平一战大伤元气;秦二世偏信赵高,遭受灭夷之灾;梁武帝偏信朱异,招来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导致彭城阁之变。

与此相反,能够兼听的君王、首领则都是治国有道,治邦有方。上古时期,尧舜开放四方言路,广纳四方良言,同时拒谗言、惩诬陷,使自己看到了四方事情,安抚了四方百姓,成就卓著。

凡是有头脑的人,都具有自己的思想,但同时又不会迷信于自己的思想,总是能够在兼听他人的想法之后,来肯定或否定自己的决断,从而做出自己最终的结论,这样做出的结论往往是全面、正确的。

精彩典故: 兼听则明才有贞观盛世 魏征是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的。 作为一代明君,唐太宗以自己的雄才大略开创了贞观盛世。而作为一代贤相,魏征在“贞观之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唐太宗与魏征既是君臣,又是朋友。没有唐太宗的贤明大度,就不会有魏征的忠直;而没有魏征的忠直,唐太宗就少了一面文治武功的镜鉴。二人相互衬托,相辅相成。 当初,魏征是唐太宗对手的部下,是唐太宗的爱才之心,才使魏征有了发挥才干的平台。他不仅帮唐太宗制定了“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治国方针,也时时刻刻修正着唐太宗的谬误。他为唐太宗讲解了“民可载舟,又可覆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治国道理,也常常犯颜直谏。从贞观初到贞观十七年魏征病故为止,17年间魏征谏奏的事,有史籍可考的达200多项,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和皇帝私生活等等,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时甚至让唐太宗下不了台。当然,皇帝也是人,有时唐太宗回宫后发火,声言恨不得杀了这个乡下佬,但他又不愧为一代贤明君主,火气过后又为有这样忠谏之臣感到欣慰,就一次次原凉魏征的犯颜直谏。以至在魏征死后,唐太宗极为伤感地对众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唐太宗的感叹自有道理,而魏征也应为遇到唐太宗这样虚怀纳谏的君主而庆幸。如果侍奉的是一个小鸡肚肠的昏君,魏征的下场是很难料想的。

当代镜鉴:管理者更需“兼听”

许多人,尤其是领导者常有一意孤行的毛病,除了个别亲信的意见外,根本就听不进别人任何的进言。而当别人有意见的时候,他们也常常不耐烦地命令别人保持沉默,唯恐听到不同意见,更别说是反对意见了。这类人看似聪明,其实糊涂,明知自己的不足甚至错误,可碍于“面子”,终不肯放下“架子”,最后听到的是一片赞美声和附和声,也正是在一片赞美声或附和声中,自己击垮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