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智(5)

中华圣贤经典——智[电子书]

国学链接:孔子所赞赏的“德行”

“德行”主要指个人修养,孔子最重视一个人的德行了。它的主要标志是安贫乐道。一个人看上去呆头呆脑,笨嘴拙舌,但埋头苦干,勤学好问,这在孔子看来多半就是具有德行的人了。

颜渊(颜回)、闵子骞(闵损)、冉伯牛(冉耕)、仲弓(冉雍),都是贫苦出身,是具有良好德行的代表人物。他们四个,冉伯牛最大(比孔子小7岁),闵子骞次之(比孔子小15岁),仲弓又次之(比孔子小29岁),颜渊最小(比孔子小30岁),但颜渊排在第一位。颜渊是孔子姥姥家的人,孔子最疼爱他。因为颜渊从不多说话,从不顶嘴,从不怠惰,而且很懂得琢磨老师的想法,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闵子骞,也不爱说话,但“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孔子也很欣赏。而且他也是有名的大孝子,闵家的人,谁都夸他,这里排第二。冉伯牛有恶疾(麻风病),临死时很可怜,孔子去看他,拉着他的手,非常惋惜,这里排第三。仲弓最后,孔子夸他,“雍也可使南面”,有人君之相。

孔子认为道德好,学问好,应该做官,但这几位德行很好的学生中,只有仲弓接替子路,做过季氏宰。闵子骞是个清高的人,季氏派他当费邑宰,他不去。颜渊、冉伯牛也没有当过官。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孔子喜欢老实巴交、“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人,“刚、毅、木、讷,近仁”。但春秋晚期,人处乱世,老实是无用之别名。战国更是。他把老实巴交的学生搁家里,感动身边的人;有擅长与外界交往的学生就去从事政事,说服外边的人,各有各的用处。但在孔子看来,要想冰清玉洁,就得待在家里,隐士的道德才是最高尚的。

诸子之言:

朱熹曰:“为学之久,而不求禄,如此之人,不易得也。”(译:学习很久却不急于求官职,这样的人很难得。)

杨氏曰:“虽子张之贤,犹以干禄为问,况其下者乎?然则三年学而不至于谷,宜不易得也。”(译:虽然说子张属于贤德之人,他还是会以为官求得俸禄为念,何况那些不如他的人呢?然而这学习三年也不会有做官念头的人,真是不容易找到啊。)

古代进入大学三年,就要测试所学,这时往往会出现从政的念头,因为学以致用是顺理成章的事。像孟孙、叔孙、季孙等权贵子弟,通常很年轻就出来做官,十五岁进大学,经过三年的学习,如果测验后发现能力未及,就再读三年,此时也不过二十一岁,就可以正式当官了。这是当时以贵族为主的社会普遍存在的情况。

“谷”即俸禄,在这里指做官。不想到谷,表示全心全意在求学一事上,愿意努力充实自己,这是非常可贵的。

孔子以此作比喻,说明入学三年,知道应该继续进步,一生要不断成长。如果学得不够,却老想着做官,就谈不上学以致用了。三年毕竟不算长,学到的大多是原则而已,要应用到实际的政治上,还需要多加磨炼。

延伸思辨:读书的目的

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理达礼修德,也就是做人。那种借读书而热衷于名利攀求的人,在学问上是不会有所建树的,即使其谋求得以实现,如果还是一味地追名逐利,那么他在人格的修养上是很难有所长进的。这种人如果遂其所愿而被任用为官,对国家、社会和百姓都没有多大的益处。因为他们的动机本就不纯。

潜心于学问的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是很少的。人们很难有坐十年冷板凳的耐心,很多人都在为名利奔走,不愿困守清贫,不愿忍受寂寞,也很难耐得住寂寞。

读书,而不去求取名利,这对于那些孜孜于功名利禄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但真正的事实却是,唯有潜心于学问,专心致志于先贤礼学,才能拥有真正的才学,从而也才能让自己的品德更高贵。

精彩典故: 徐达无私欲

徐达,出生于安徽凤阳的一个农家,儿时曾与朱元璋一起放过牛。他为人有勇有谋,用兵持重,战功无数,为明朝的创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将帅才,曾深得朱元璋倚重。

他虽然屡获战功,却从不居功自傲。徐达每年春天挂帅出征,暮冬之际回来,回来后立即将帅印交还,然后在家里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按理说,这样一位与朱元璋一起长大的至交,且战功赫赫,甚至朱元璋还将自己的次女许配给他的人,完全可以“享清福”。朱元璋也在私下对他说:“你建立了盖世奇功,从未好好休息过,我就把过去的旧宅邸赐给你,让你好好享几年清福吧。”朱元璋的这些旧邸,是其登基前当吴王时居住的府邸,可徐达说什么都不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