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智(2)

中华圣贤经典——智[电子书]

“而我的中兄最擅长于在病情初起之时治疗患者,及时将疾病清除于未祸之先。一般的人都以为他只能治疗一些轻微的小毛病,所以他的名气只是在本乡小范围内传播。

“但是,我治疗的疾病病例,大都是治疗于患者病情严重之时。一般的人都能看到我在病人经脉上扎针或放血,在皮肤上敷药或者动手术。操作过程能够眼见目睹,所以大家都以为我的医术非常高明,名气也就传遍了全国。”

不仅知人,而且自知。扁鹊不仅是一个神医,更是一个智者。

当代镜鉴:凡事求诸己

我们的职业生涯中,总避免不了一些让我们为之烦忧的事:也许是同事间的误会,也许是同客户间的矛盾……然而当心平气和下来后再反思这些事,我们就会发觉自己是多么肤浅的一个人。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不了解别人,更不明白自己。

儒家学说是指导中国人思想行为的基础,而儒家思想则倡导人们在为人处世时要行君子风范。君子要有弘大的气量和宽阔的胸襟,不与人斤斤计较,不怨天尤人;君子更注重的是自我修身,反求诸己,以通达世事的境界。

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对自己不了解。不了解自己是立身行事的最大弊端,一个连自己都不认识的人,就很难为自己的人生找到明确的方向,也不能很好地与人沟通,因为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也很难能够真正去了解他人。

当我们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如果自己没有一定的修养,不懂得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没有宽容的智慧,那就会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批评别人、责怪别人,而不能从自己身上找到缺点和不足,这样的结果就是害人害己。在与人沟通时,每个人都要以善良、真诚的本心为出发点,真正做到与人为善。

不怕人不知道、不了解自己,而是担心自己不懂别人。如果能认真去了解别人,那么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和矛盾就很容易化解或者会变少很多。然而要真的了解别人先得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省自身。知人先知己,求人先求己。

凡事要反求诸己方可与他人共立、共求、共谋、共进!

悲悯礼让,知耻明理,方可为人

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告子上》

译文: 孟子说:“没有同情心的,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的,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的,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的,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

国学链接:何谓“四端说”

孟子认为人性是善良的,智慧也是人天生的一种本性。“四端说”是孟子提出的著名学说之一。

孟子提出的“四端说”,其内容即是:人之本心先天含有仁义礼智“四性”,是为本心形上之体;本心触物发动,化显形下之用,是为仁义礼智“四德”;本心体用转化建立在心理发生机制上,由不忍恻隐之心始递而生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合为“四心”,乃是道德主体当下之心理情感,是形上本体向形下之用转化之开端,是仁义礼智“四德”生成之开端,故为“四端”;“四德”乃是本心之用,需在成己、及人、亲亲、仁民、爱物、知天、事天中最终完成。

诸子之言:

朱熹在《孟子集注》解释说:“恻,伤之切也。隐,痛之深也。此(怵惕恻隐之心)即所谓不忍人之心也。……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辞,解使去己也。让,推以与人也。是,知其善而以为是也。非,知其恶而以为非也。”

由此可知,“羞恶”就是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辞让”就是推让、谦让。“端”就是发端。“四体”就是四肢。总之,没有同情心、羞恶心、谦让心、是非心就不是人。而同情心、羞恶心、谦让心、是非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因此人拥有仁、义、礼、智之发端就像他拥有四肢一样。

陈澧曰:“孟子所谓性善者,谓人人之性皆有善也,非谓人人之性,皆纯乎善也。”(《东塾读书记》卷三)孟子所谓性善,只谓人皆有仁义礼智之四“端”;此四“端”若能扩而充之,则为圣人。人之不善,皆不能即此四“端”扩而充之,非其性本与善人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