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非常复杂,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同,价值标准也不一样。也就是说,人们是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和判断事物的。选择哪一种价值标准,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是人的自主行为。有人以发财致富为标准、有人以出人头地为标准、有人以清闲享受为标准、有人以奉献社会为标准、有人追求创造发明的成就、有人追求家庭幸福、有人追求个人成功、有人追求平凡安稳,还有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甚至有些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等等。在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人生追求面前,自己如何判断,如何选择,这就要看有没有正确的标尺。 既然仁义之心是我们的本性所在,是人世间一切道理的根源;行仁、行义可以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快乐,给社会带来安定的秩序,那么它无疑因为满足了人们需要的合理性,而具备了“善”的特性,从而应该成为最高的价值衡量标准。 以仁义为标准树立起来的价值观,要求人在后天行事中保持其本心。在每一次接触、判断、处理各种事情的过程中,通过道德的陶冶、法律的知悉、榜样的选择、理想的确立等途径,我们要不断强化和坚定自己的信念:人性总是可以改善的。惟其如此,面对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问题,我们才能保持一种积极而乐观的精神,相信人类的境况能够向好的一面转化。这是一种责任感,要求我们关心自己的家园,并且在其中能够道德地充实地生活;要求我们绝对严肃地对待我们自己,对待我们当下的生活。这既不是为了取悦于世,也不是为投父母所好,而是为了让我们自己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译文: 子贡问:“子张与子夏相比谁更贤明?”孔子说:“子张处世常常有点过分,子夏却总是不到位。”子贡说:“那么子张比子夏强点吗?”孔子说:“超越界限和达不到标准同样不好。”
国学链接:孔子心中如何评判“过”与“不及”
孔子在这里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过犹不及”,而实际上,在孔子心中倾向于认为:过不如不及。因为,子路与冉有分别请教孔子,是否可以“闻斯行诸”(听到该做的事,是否可以立刻去做)。孔子回答子路“不行”,却回答冉有“可以”。原因何在?在于:“求(冉有)也退,故进之;由(子路)也兼人,故退之。”(译:冉有禀性柔弱退让,所以激励他进取;子路莽勇,所以抑制警诫他。)换句话来说,子路是“过”,冉有是“不及”。
但是,排名在“政事”科的两位弟子,冉有先于子路。宁可稍有不及,也不要太过。不及者,可以多方鼓励,指引一条人生正途;太过者,却不易悬崖勒马。以子路来说,孔子看他平日表现,就担心他“不得其死然”,恐怕不得善终。子路后来确实因参与卫国贵族间的政治斗争,死于非命。孔子伤心之至。
诸子之言:
朱熹曰:“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苟难,故常过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道以中庸为至。贤知之过,虽若胜于愚不肖之不及,然其失中则一也。”(译:子张才高意广,所以行事经常会过激。子夏保守谨慎,因此他行事常常不到位。而为人处世的关键在于中庸。行事太过,好像比不及要好,但其实因为超越了中庸的界限而不能挽回。)
尹氏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夫过与不及,均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故圣人之教,抑其过,引其不及,归于中道而已。”(译:中庸之德是最好的,过与不及都不应当。因为差之毫厘,实则谬以千里。所以圣人抑制那些行事太过的人,同时鼓励行事过于谨慎保守者,让他们都归于中庸。)
“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中庸》说,过犹不及为中。“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本章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分、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延伸思辨:中庸的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