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没有困惑,行仁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
国学链接:何为“三达德”?
在《礼记·中庸》中有:“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朱熹注曰:“谓之达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意思是说“知、仁、勇”是通行天下古今的美德,在历史上也被称为“三达德”。
诸子之言: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礼记·中庸》,译:孔子说:“喜好学习接近于智,努力实践接近于仁,懂得廉耻接近于勇。明白了这三条,就知道了修身的方法;知道了修身的方法,就知道了管理人的方法;知道了管理人的方法,就知道了治理天下国家的方法了。”)
作者引孔子之言,将三者与好学、力行、知耻联系在一起。人都具有善良之性,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知之,须经过学习加以明了,因此,“好学近乎智”,通过学习能明了自身具有的善良本性;但并非知善良本性者都能成为仁人,须将所知付诸行动,因此,“力行近乎仁”;“勇”作为道德概念,是与正义联系在一起的,不明是非,敢于私斗者不可称为“勇”,因此,“知耻近乎勇”。能做到“好学”、“力行”、“知耻”便会越来越接近于智、仁、勇。
延伸思辨:人生的境界
完美的人格修养,必须具备三个方面:智慧、勇敢和仁德。内心没有仁德的精神,就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没有智慧佐助,勇敢的人也就是一介武夫,甚至于可能沦为强盗。
生活是有缺陷的,总会不尽如人意,可以说永远也不可能完美。因此,如果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人就容易陷入忧烦之中。而如果能精进努力,让自己更加智慧、勇敢和有仁德的精神,一切的纷扰和烦忧都将消失。仁德的修养就在于使我们从自我中解脱出来,以天地之大有为精神面对世间万物,就将无忧无惧。透彻地理解人生,深刻地体悟生命,心怀仁厚之德,胸藏经世大智慧,又有何惧?
“智者不惑”指的是:拥有大智慧的人,可以明辨是非真伪,分清正邪善恶,因而心如明镜,不会被纷乱的世象迷惑。
“仁者不忧”指的是:有仁爱之心的仁者,大公无私,心胸坦荡,从来不患得患失,因而没有忧愁。正如在《论语·颜渊》中孔子回答司马牛什么是君子: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译: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哪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在《论语·颜渊》中还有这样一段话: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译: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别人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勇者不惧”指的是有勇气的人无所畏惧,具有勇往直前的精神。
“知、仁、勇”三达德具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三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其中“仁”为核心,“知”要以“仁”来规范,有智无仁,有才无德,则可能危害社会,而且属“智力型犯罪”,危害往往更大更深,因此必须用“仁”来统摄。但“仁”又应当以“知”为辅佐,才能有恰当地发挥。
“勇”即勇气。关于“仁”和“勇”的关系,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译: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孔子认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二者不能等同。仁者心底无私,胸怀天下,因而必定是一身正气,无所畏惧;但勇者则未必都具有仁心。
“知”与“勇”也同样不可分离。勇而不智就是匹夫之勇,难成大事;智而不勇,则畏首畏尾,只会一事无成。
“三达德”具有永恒的价值,与时俱进,与时常新,不仅在古代,即使在当今社会,同样是人们应当具备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