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智(3)

中华圣贤经典——智[电子书]

第二章 知(智)者乐水:用灵活的智慧来面对人生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爱的人喜欢山;智慧的人喜欢运动,仁爱的人喜欢安静;智慧的人常常快乐,仁爱的人活得长久。”道德本乎人性,人性出于自然。自然之美反映于人心,就是智慧,也是仁爱。作为学习、谋划、思考的智慧,其灵敏、迅速、流动、变迁犹如水,同时创造无限的快乐。而智慧所传递给我们的,正是面对人生时灵活的态度。“智”的含义相当丰富,生活中处处都有智慧的存在,生活中时时需要智慧的协助。可以说,智慧的修炼是永无止境的。让自己更加宽厚、适时地选择与放弃、忍耐与担当,等等,无处不需要一颗智慧之心来面对人生。

宽可容人,厚可载物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宽松地要求别人,则怨愤自然就减少了。”

国学链接:儒家倡导的对人对己的品质

孔子认为,君子要宽大为怀,宽厚为人,宽容对人,同时,于己则应严格。

严于律己就是要常常约束自己,谨言慎行,不放纵,要像曾子所做的那样,一日三省,进行自我检查。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了。

孔子提倡自戒,能自戒便不会走入人生的误区。孔子在回答樊迟问如何“辨惑”时,讲的不是分辨是非之道,而是自戒。他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克己”还要自省、自责、自讼。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论语·里仁》)前者是积极地向善,后者是积极地自防。曾子还更明确地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表明曾子注重内在修养,时时反省自己。反省,是人的自我意识成熟的标志。经常反省,有错改之,无错加勉。孔子也语重心长地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诸子之言:

朱熹曰:“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所以人不得而怨之。”

程颐曰:“博学于文而不约之以礼,必至于汗漫。博学矣,又能守礼而由于规矩,则亦可以不畔道矣。”颜渊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可见孔子是从学与礼的相辅相成中来谈的,学要博,以礼约。“约之以礼”与“克己复礼”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以礼来克制、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由此可见,儒家自古以来就提倡自戒。

延伸思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在这里,孔子教育人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严于律己是儒家倡导的重要品质之一。严于律己就是要常常约束自己,谨言慎行,不放纵,然而日常生活中我们却总是严于责人,宽以待己。要知道,人与人相处难免会发生矛盾和纠纷,所以,为人处世要宽容一些,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也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能够“躬自厚”的人是很少的,往往倒是“厚”责于人的多;把功劳多归于自己,把失误推给他人,这样怎么能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孔子才语重心长地教诲我们,要多批评自己,少指责他人,每个人都以这样的心态来处理事情,自然能很好地与人交往,整个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了。

精彩典故: 深明大义,不计前嫌石勒是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也是从奴隶到皇帝整个世界历史上的唯一一人。他是出生于上党武乡(今山两榆社北)的羯族人,在公元319年称王。称王之后,石勒派人把武乡老家的邻居故旧都接到襄国,欢饮笑语平生。却发现年轻时为了争麻池天天与自己打斗的老邻居李阳没来,石勒对家乡父老说:“李阳是一名真正的壮士,今天为什么没来?为争夺麻池而结下仇怨都是过去的事了,我现在都登上王位成为一方之主了,怎么会计较从前那种小事呢?”他马上派人把李阳请来,聚众欢饮,拍着李阳的肩膀说:“我从前吃足了你的老拳,你也备尝我的毒手。”说完,赐李阳宅地一处,拜为参军都尉。由此可见,石勒为人不念旧恶、宽以待人,正是这种可贵的品质,使他能够招徕人才、收服人心,从而帮助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和考验,成就了大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