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燕、齐之战

资治通鉴[电子书]

  ⑨齐可图:可以消灭齐国。

  ⑩遂乘之:最终消灭齐国。

  (11)悔前之非:悔改此前的错误。

  (12)恤下:抚恤下属。

  (13)难虑:难以图谋消灭齐国。

  (14)失度:失去了国家的制度,不能使国家事务正常运行。

  (15)出走:出了国都逃跑。

  (16)飨士:犒劳士兵。

  (17)留徇齐城之未下者:留在齐国去降服齐国未攻克的城邑。

  齐王出亡之卫①,卫君辟宫舍之②,称臣而共具③。齐王不逊④,卫人侵之⑤。齐王去奔邹、鲁⑥,有骄色,邹、鲁弗内⑦,遂走莒⑧。楚使淖齿将兵救齐⑨,因为齐相⑩。淖齿欲与燕分齐地,乃执湣王而数之曰(11):“千乘、博昌之间(12),方数百里,雨血沾衣(13),王知之乎?”曰:“知之。”“赢、博之间(14),地坼及泉(15),王知之乎?”曰:“知之。”“有人当阙而哭者(16),求之不得(17),去则闻其声(18),王知之乎?”曰:“知之。”淖齿曰:“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及泉者,地以告也;有人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告矣,而王不知诫焉(19),何得无诛(20)!”遂弑王于鼓里(21)。

  【注释】

  ①出亡:出国逃亡。之卫:前往卫国。

  ②辟宫:搬出王宫。舍之:让齐王居住。

  ③称臣:对齐王自称臣。共具:供给各种用具,指尽力招待。齐桓公时,狄人灭了卫国,齐桓公率诸侯曾帮助卫国复国,所以卫君对齐王如此礼遇。

  ④不逊:对卫君没有礼貌,不尊重卫君。

  ⑤侵:侵犯,指卫人也对齐王无礼。

  ⑥去奔:离开卫国,逃到邹国、鲁国。

  ⑦弗内:内即纳,即不让齐王进入国境。

  ⑧遂走莒(音jǔ):最终逃到莒国。

  ⑨淖(音zhuō)齿:人名,楚国的公族。将兵:率军。

  ⑩因为齐相:于是担任了齐国的国相。

  (11)数:数落,列出罪名斥责。

  (12)千乘:地名,在今山东博兴西、高苑北。博昌:地名,在今山东博兴西南。

  (13)雨血:下血雨。

  (14)赢:地名,在今山东莱芜西北。博:地名,在今山东泰安东南。

  (15)坼(音chè):裂开。及泉:地裂深及泉水。

  (16)当阙:对着宫门。

  (17)求之不得:找他却找不到。

  (18)去则闻其声:这个人离开了却能听他的哭声。

  (19)诫:引以为戒而悔改。

  (20)何得:怎能。无诛:不诛杀。

  (21)弑:臣下杀在上的人称为弑。鼓里:莒国的地名。

  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乐毅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①,显而礼之②。宽其赋敛③,除其暴令,修其旧政④,齐民喜悦。祀桓公、管仲于郊⑤,表贤者之闾⑥,封王蠋之墓⑦。……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⑧。

  【注释】

  ①逸民:没有任官的贤人。

  ②显而礼之:让他们显赫而加以礼遇。

  ③宽:放宽,即减轻。

  ④旧政:从前的制度,即实行重赋暴令之前的制度与政策。

  ⑤桓公:齐桓公,公元前六八五年至前六四三年在位。继位前,称公子小白,其父僖公死后,他与公子纠争夺君位而获成功。在位期间,齐国强盛,尊王攘夷,成为第一个称霸的诸侯。管仲:名夷吾,齐桓公在位时,他协助桓公,使齐国称霸。

  ⑥表:表彰。闾(音lǘ):古代百姓编组,五家为比,五比为闾,每闾都有闾门,表贤者之闾,在贤者的闾门前修建牌坊,以示表彰。

  ⑦王蠋(音zhú):齐国退隐的贤大夫。乐毅攻入齐国后,封给王蠋万户封邑。王蠋自杀而不接受,齐人为之感奋,起而拥戴齐湣王以求复国。

  ⑧下:降服。为郡县:把从前封给贵族的封邑改设为国家任命官员的郡县。

  赧王三十二年①,齐淖齿之乱②,湣王子法章变名姓为莒太史敫家佣③。于是齐亡臣相与求湣王子④,欲立之。法章惧其诛己,久之乃敢自言,遂立以为齐王⑤,保莒城以拒燕⑥,布告国中曰:“王已立在莒矣!”

  【注释】

  ①即公元前二八三年。

  ②齐淖齿之乱:楚人淖齿任齐相杀死齐湣王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