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镜鉴:贪小便宜吃大亏
可商人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基本的道义。为谋取眼前的利益抛弃了道义,最终连最基本的利益都得不到。
马克思说过:“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他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上绞架的危险。”
这就是急功近利者的所为。所谓“商人重利轻离别”,很长时间以来,在人们心目中商人就是见利忘义的代表。现实情况中确实有许多商人为了谋取利益,置基本的道德准则于不顾,以至于做出许多令人愤慨的事情。
在抗美援朝期间,国家向许多民族资本家订购了大量的军用物资,然而有一部分资本家为了谋取高额利润,在制作军需品时以次充好,简直是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他们用发霉的粮食制成压缩干粮,用烂棉絮制作棉大衣,有些烂棉絮竟然是用死人身上扒下来的衣服做成的。前线的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后方却如此“保障”供给!很多志愿军战士吃了发霉的粮食生了病,穿了脏衣服染上了传染病,他们的倒下不是因为敌人的炮火,而是倒在了自己人手里。不难看出,经商者若是一味地追求眼前的利益,贪图一时的便宜会误了大事。
其实贪图小便宜的人都是一些鼠目寸光的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只有目光短浅的小人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抛弃原则,不择手段。他们永远把金钱和现实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一来,必然会因小失大,损失更大的利益。
当前的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需要讲秩序、讲信用的社会。公司企业之间的合作,也需要有良好的信誉作保障;要想长期留住消费者,需要诚实经营,以质量取胜,以信誉取胜。而一贯地看重眼前利益,做一些短期的欺诈行为,就迟早会被市场抛弃。
贪小便宜吃大亏,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一个成功的商人,不拘泥于眼前的小利益,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致富之道,才能在致富的路上走得更远。
7.清心寡欲,不贪恋财富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论语·公冶长》
译文:孔子感慨地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贪欲太多,怎么可能刚强呢?”
国学链接:公冶长为何人?
公冶长(前519—前470),孔子的学生。公冶氏,名长,字子长、子芝。春秋时齐国人,亦说鲁国人,是孔子的女婿。
公冶长是七十二贤之一,名列二十。自幼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书礼,德才兼备,终生治学不仕禄。相传通鸟语,并因此无辜获罪。由于孔子对诸侯开政不满,又因对公冶长身陷囹圄而痛惜,便说:“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并将女儿许他为妻。公冶长婚后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子犁,早亡,一个叫子耕。公冶长一生治学,鲁君多次请他为大夫,但他均予以拒绝,他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著名文士。因德才兼备,受到孔子的赏识。
诸子之言:
孔子说过:“吃粗粮喝凉水,睡觉时弯着胳膊当枕头,这里面也有很大的乐趣。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足和尊贵,在我看来如同浮云一般。”
陶渊明也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说明了对待财富和贫贱都应该等闲视之。
看待财富应有孔子的气度。另外,追求财富的欲望也不能太强烈,否则就可能招致不幸。正如唐朝的吴兢所说:“乐不可及,极乐成衰;欲不可纵,纵欲成灾。”要想让自己杜绝私欲,光明正大地挺立于世,就应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林则徐在一副对联中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就是说在面对当前形形色色的威胁、利诱的时候,林则徐依然可以不为所动,坚持自我。这也正好印证了孔子所言:“枨也欲,焉得刚?”
延伸思辨:有求皆苦,无欲则刚
孔子说:“枨也欲,焉得刚?”孔子认为贪欲过强的人不免为私利屈己,人的欲望过多不仅做不到“义”,甚至也做不到“刚”。欲望过于膨胀,还有可能走向极端,当现实条件不允许的时候,为达到目的就会不择手段。
有一副对联“有求皆苦,无欲则刚”,所以个人的欲望应该控制在合理的“度”里。现代社会中致富也一样,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只要有所求就会遭受挫折,但是经商就怕一开始为了寻求捷径,使自己变得浮躁,而不会脚踏实地赚钱,或者说因为贪欲,而丧失了经商的原则。这就算不上真正的刚强。企业家缺乏实干精神,就很容易导致经济上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