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义(4)

中华圣贤经典——义[电子书]

“知”作“知道”讲的时候,首先可以与知人善任的“知”相同,可以解释为“了解”。就是说自己的才华、能力不被了解,不被赏识,得不到提拔重用,也不必要郁闷或生气上火,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要心平气和,一如既往。这样做才是君子的修养之道。孔子告诫我们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是大事,主要是怕自己不了解别人,误会了别人。

另外,“知”还可以解释为“理解”。如果自己做了好事,有了正确的主张,明明是对他人对社会有益,可是大家都不理解、不赞成,有时还会招致误会、曲解甚至诽谤、攻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做到不生气,不抱怨,继续行善积德,施行道义,而不要太在意自己的毁誉。这样的修养、德行,才能符合君子的品行。

当自己不被别人了解的时候,主要还是因为沟通不够。因此,我们在人际交流的时候要主动沟通、多交流,当然还要注意方法恰当。不被理解的时候,或许需要做些解释、疏通的工作,有时则需要耐心的等待,时间会证明一切。

还有一个方面是我们怎么看别人、怎么对待别人。这里就应该把“知”解释为“智慧”。“人不知”就是跟自己相处的人不聪明、不明智,脑瓜不灵活,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去了解别人的想法,然后给予别人宽容和尊重。上面的几个方面都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掌握的技巧。

精彩典故:

不食“嗟”来之食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一大批穷人由于食不果腹而饿死。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施舍给饿肚子的过路穷人。一天,一个饿到极点的人用袖子遮着脸,拖着一双破鞋子,摇摇晃晃地走过来。黔敖看到后,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大声地吆喝道:“喂!来吃吧!”那个饿汉抬起头轻蔑地瞪了他一眼,说道:“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黔敖也觉得自己说话的方式不对,便向其赔礼道歉,但那饿汉仍然拒绝吃,他认为黔敖的言行是对自己的侮辱,最终饿死在路旁。其实最初施舍者黔敖,本来要表达的思想是“来食”,而他却用“嗟”这个带有轻蔑、侮辱的语气语调,使得穷人不能完全理解他的意思,才招致了不幸的后果。

当代镜鉴:学会推销自己

孔子提倡“人不知而不愠”,这是一种做人的境界,也是与人和谐相处的一种技巧。但是,如果我们能做到“让人知”不是更好吗?这样会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增进彼此的交往。那么,如何“让人知”呢?这就需要自我推销。

虽然说“慧眼识英雄”,但是现实中有“慧眼”的人并不多。所以,一个人不懂得自我推销自己,很难在竞争激励的社会中出人头地。我们说,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竞选还是推销,甚至是应征面试,哪一方面不是靠自我推销换取成功的?

自我推销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艺术,能显示出自己的才华。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向领导推销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只有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领导,让领导发现你的能力,你才有机会被提拔、重用。不要总以为:是金子就会发光,要知道,深埋泥沙中的一块黄金尽管价值连城,也有可能丧失它本身具备的价值。

我们的人生并不长,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更是不容易。因此,懂得自我推销,善于自我推销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种生活技能。

当然,自我推销并不是让你在和人交往的时候无原则地吹捧自己,也不是故意的阿谀奉承,给别人拍马屁,而是展示真实的自我,让别人更多地了解我们,愿意和我们交往。

人生需要推销,推销自己无处不在。

在语音聊天室里,为什么有的人能拥有众多的朋友,能获得很多人的青睐?这就是因为他成功地推销了自己的魅力。一个ID后边的人物形象和人格魅力需要我们坐在电脑前真实的人去塑造,去表现。然后,一个简单的ID符号才会逐渐的血肉丰满起来。当我们一见到这个ID符号,脑海中就会有一个最基本的印象,知道它代表的人具有怎样的个性。所以,我们应该明白,赢得别人信赖和友谊的前提是让别人了解真实的你。

吉拉德是一位有名的销售人员,也是一位懂得适时地推销自己的人。不论何时何地,吉拉德只要遇到了人,他的手就会立刻习惯性地伸进口袋里,然后掏出名片,送给对方,这样就把自己的身份、痕迹和味道统统留给了别人。

每次在餐馆吃完饭后,吉拉德总是大方地多给一些小费,与此同时再放上两张名片。小费比别人多,自然就引人注意。看到名片,人们就会“按图索骥”,然后找他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