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义(4)

中华圣贤经典——义[电子书]

中庸之道虽然看似平常普通,却如影随形地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即使中庸之道“民鲜久矣”,但通过一定的修炼也一样会有收获,使我们在立身处世之中处于不败之地,从而获得成功。

9.患难见真情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论语·乡党》

译文:(孔子的)朋友死了,没有亲属负责殓埋。孔子说:“丧事由我来办吧。”

国学链接: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之丧葬礼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多民族的礼仪之邦,礼的中心内容是承认亲疏、尊卑、长幼的差别,礼强调以亲统疏以尊统卑,以长统幼,在下者敬在上者。以此制定各人的行为规范,礼的基本精神是“孝”和“敬”,疏敬亲,卑敬尊,幼敬长,孝就在其中。尤其丧事更是隆重。

治丧是中国人为发送亡者,特别是年老去世而举办的一种活动,丧事的活动历史悠久,传统的丧礼仪式非常之繁琐,到北宋司马光《书仪·丧礼》中仍归结有二十多条之多,这一繁琐的丧礼程式中所体现的原则,一是“孝”,二是“敬”,古人希望通过规范人们的丧事操作来淳化人,强化两代人之间的联系,以此提供一条社会性的感情纽带,从而促进社会的治理。

民间办丧事无论贫富一般都会请法师来做法事,由于人们受“儒、释、道”三教圆融思想的影响,在宗教信仰上,往往佛道不分,有的甚至把道教当成佛教,关于法事的内容形式,丧家未必全懂,主要是由了事的一手安排。凡做法事诵经,有用九位、十一位、十三位不等,个别情况可多至十五位、四十九位,少则三位、五位,一般情况下是根据家属的经济状况来决定人数。现代丧祭礼仪源于代丧祭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演变和革新,新式治丧礼仪注重简洁哀思四个字。

诸子之言: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这说明孔子很讲义气。其实,这也是孔子在实践自己的儒家思想。

关于这个问题,《增广贤文》中也有论述。《增广贤文》上说:“求人需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并不会盲目跟风,而是能够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真心实意地帮助别人。这又上升到了谈论人品的高度。

更为重要的是,不能给予朋友帮助也就罢了,不要落井下石,否则就真正丧失道义了。正如唐代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说:“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在人际交往中,首先,我们不能丧失道义地对待朋友,其次,还要及时防范落井下石的小人,做好自我保护。

白居易也说:“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可见,人生得一知己确实不易,真朋友会在任何时候理解和支持你,因此,考察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就要看身处困境时朋友对你的态度。这种评价既有利于自己择友,同时也能使自己躬身反省,真诚地对待朋友,对人际交往大有裨益。

延伸思辨:不疏远落魄的朋友

孔子的朋友得病死了。也许他是根本没有亲戚,也许是亲戚们都不愿意管,总之,没有人愿意为他料理后事。这个时候孔子说话了:“丧事由我管吧。”众所周知,办丧事是很费钱的,尤其是在十分重视丧葬的古代,最主要的是孔子也并不富裕。但是他却很讲究朋友之情,没有因为朋友的境遇而置之不理。

今天的人际交往也一样,世事沧桑,复杂多变,昨天的权贵,很可能变成今天的平民;巨富也可能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在商品社会,这种现象并不罕见。人们对落魄者的态度不仅是对一个人品质的考验,也是建立真正友谊的契机。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1. 看重友谊,继续交往。当他人落魄时,不要嫌弃,要以诚相待。

2. 区别对待,具体帮助。对落魄者最重要的是从思想感情上安慰,让他们从困境中摆脱。

3.交往有度,分寸适当。和落魄者交往,还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言行分寸。

精彩典故:

拆席温酒

从前,一个秀才进京赶考,路过一个村子,这村里有他的两位亲戚,一穷一富。他先路过富人亲戚家,可是他们看他是穷书生,就没有理他。然后他到了那个穷亲戚家,穷亲戚用仅有的一点点钱,买来了酒,可是家里穷得连用来取暖温酒的柴火都没有。这位穷亲戚就将炕上的席子拆散了,点着了火来温酒,与秀才同饮。

后来这位秀才高中了状元,正好派到他们这个县当县官。这时两位亲戚都来庆贺,在用餐时,秀才说了这样一句话:拆席温酒见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