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义(2)

中华圣贤经典——义[电子书]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的不端行为日渐泛滥,并逐渐呈现向学术顶端、学术权威蔓延的趋势。从最早曝光的“最年轻中科院院士涉嫌造假”,到后来浮出水面的“为当院士学术造假”,院士造假早已不是新鲜事了。其实,学术腐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学术腐败时的麻木、纵容和缺乏质疑的精神。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科学研究的本质是批判,学术交流的本质是质疑。学术是求真的事业,学术研究应该提倡质疑,没有质疑就没有进步。陈云有句名言:“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因此要想在全社会真正树立起良好的学术风气,就必须建立和健全一种强有力的遏制、揭露和惩罚学术腐败行为的机制,敢于打破权威方可守住学术这片净土。

此外,科学的质疑精神更是培育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创新人才要创“新”,就不能只是踏着前人的脚印走路,而应该具有质疑精神。

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因为,“疑者,觉悟之始也”。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无疑是问号。”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学则疑”。陶行知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批判精神,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论对于什么事情都要心存疑问。

由此看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具有质疑和探索精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敢挑战权威,敢于坚持真我。如此,才能在看似不经意的小事中守住心灵的净土,坚定信念,一步一步达到“义”。

4.见贤思齐,不嫉妒别人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国学链接:“以人为师”是自我提升之道

关于“以人为师”的问题,在《论语·述而》里孔子就强调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又说:“君子做人不向大,有功不自傲。”“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这些观点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不能自大,要看到别人的优点从而完善自己。所以,这些观点是一脉相承的,都认为个人的提升离不开向他人学习,“以人为师”是自我提升之道。

诸子之言:

孔子提倡“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其他的古代大家也有相同的观点。比如老子说:“不自见,故名;不自是,故章;不自伐,固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就是说,不自我表现,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昭彰;不自我夸耀,反能见功;不矜持傲物,反能长久。这就是教导人不要自满、不要骄傲,谦虚才能使人进步。老子还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第27章)与孔子这里的意思正好相同。好人固然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我们学习的榜样,坏人也可以成为我们对照自己的镜子,我们的借鉴。

屈原也说:“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在屈原看来,尽管官场的人钩心斗角,相互猜忌,但那并不是自己的追求。屈原追求的是内心的纯洁和一心报国的理想。他坚持正义、追求真理、不避艰难、不怕迫害、热爱乡土和人民。他的观点和以上诸子所言是一脉相承的。

延伸思辨:为别人鼓掌

孔子提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孔子一方面告诉自己的学生,要向好的学生、优秀的学生学习,向他们看齐。《论语》中就专门有一章讲颜回这个人的,而且记载了孔子多次提到和赞赏颜回这个弟子。这样孔子就可以提醒自己的学生,让他们以颜回为榜样;孔子非常懂得学生的心理,他不愿意拿遥远的高大全的人来教育学生,担心学生反感,因此他认为应该全面地看待自己的学生。有优点就有可以学习的地方,有缺点就应该有值得他人反省的地方。其实,“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还表达了另外一层意思,就是不嫉妒别人,能为别人的优点和成功鼓掌。也正是因为具有这种认可别人的心态,所以才更容易向别人看齐,学习别人,反省自己。

如果没有正常的心态,就看不到别人的能耐。三国名将周瑜,对诸葛亮加害失败后,责怪上天“既生瑜,何生亮”,终因气量狭小而自夭;庞涓贵为魏国大元帅,却因嫉恨孙膑之才,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