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义(2)

中华圣贤经典——义[电子书]

《四书》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孟子、子思、曾参,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1190年(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来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在《朱子语类》中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诸子之言:

“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地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就会消失殆尽,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因此博学乃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广泛地汲取圣贤们的思想精华,能使自己今后的言行有充分的思想基础。

“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要从简单的语句中,挖掘深层次的内涵。

“慎思”是指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品味学习的内容是否包含博大精深的道理,从而为己所用。

“明辨”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辨越明的,不辨,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假莫辨,良莠不分。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微言”指导“大义”。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才能真正做到“笃行”,也才能真正完成行大义的过程。

延伸思辨:微言中见真知

孔子在学习中提倡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和笃行是学习的一个完整过程。如此,才能学习典籍、增长见识,才能提升内涵进而行大义。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注意吸取学生的长处,他赞扬他的学生卜商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从学生那里得到了启发。孔子还肯定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所以也“每事问”,向一切有知识的人学习。孔子认为,多闻、多问、多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孔子把不断学习,从中领悟精深的道理看成是一件愉快的事,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不但主张“博学之”,而且还主张“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把学习得来的广博知识加以认真的思考、分析、明辨其是非、真伪。所以他强调“思”在获得知识中的重要作用。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而不加以分析思考就会产生迷疑而受骗,所以不光只是学,而且要做到“多闻阙疑,慎行其余”。另一方面孔子也强调“思”是在学的基础之上的“思”,反对胡思空想,因为“思而不学则殆”。

“学”是获得信息的过程,“思”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你就会领会到很多真知灼见。因此,我们就应该以孔子的方法为范式,提高学习效率,这对于提高文化修养、通晓人情事理、实现自我完善都大有裨益。

精彩典故:

按图索骥

伯乐是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他在鉴别马匹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写成了一本《相马经》。伯乐的儿子很想学到相马的本领,便从早到晚捧着《相马经》念,把它背得滚瓜烂熟。有一天,儿子得意扬扬地说:“父亲,您的相马本领,我都学会了。”伯乐听了微微一笑,说:“那好吧,你去找一匹千里马来,让我鉴定鉴定。”儿子爽快地答应了,随即带着《相马经》出门去,一面走一面还在背诵:“千里马额头隆起,双眼突出,四蹄犹如垒起的酒药饼子。”他边走边找,看见大大小小的动物,都要跟《相马经》上的标准对照。但是,有的只符合一条,有的一条也不符合。最后,他在池塘边看见一只癞蛤蟆,鼓着双眼,“咕、咕、咕”叫个不停。他对照《相马经》端详了很长时间,然后用纸把癞蛤蟆包起来,兴致勃勃地跑回家来向父亲报告:“千里马可真不好找,您定的条件太高了。我好不容易在池塘边找到一匹,额头和双眼跟您在书上描述的差不多,就是蹄子不像酒药饼子。您给鉴定鉴定。”伯乐打开纸包一看,不由得苦笑起来:“儿啊,你找到的这匹千里马,不会跑,光会跳,恐怕你驾驭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