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义(2)

中华圣贤经典——义[电子书]

从学生的角度说,也同敲钟一样,倘若是好钟,用不着重重地敲和反复地敲。常言道,响鼓不用重锤。这就要取决于钟、鼓本身的性能了。破钟、破鼓,共鸣不好的钟、鼓,无论怎么敲,声音都不会洪亮,不会声若雷鸣。就人而言,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到接受老师的指点。一是本身的悟性,二是已掌握的知识水平。这两个方面互有联系。只有悟性,缺乏必要的知识作支撑,便找不到立足之处;只有满肚子书本知识,不能将它们融会贯通,知识就只是点缀而已。

这就表明:提问要掌握技巧,要勇于说出自己的疑惑,求解要有耐心,此外还应有质疑精神,敢于打破权威,坚持正义。

延伸思辨:不懂就问不为耻

孔子提倡热爱学习,不耻下问,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子贡问:“何以谓之‘文’也”?孔子从大义方面进行解释,聪明好学、不耻下问,这就是他得到“文”的谥号的原因。

不懂不要紧,向别人请教不就行了吗?但是在向谁请教这个问题上,有些人比较爱面子,如果让他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比如领导向下属请教,教授向学生请教,他都会觉得羞耻。在孔子看来,不耻下问不但不会丢掉面子,还能体现君子的美德。孔子正是由于不耻下问,上也问,每事问,才有了大学问家的美誉。

总之,我们不仅要“不耻下问”,向不如自己的人提问而不觉得羞耻,还要上问,向比自己优秀的人请教。要多问、善问、问出水平、问出真理。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吸收别人的优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为今后的成功奠定基础。

精彩典故:

孔子不耻下问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一进太庙,孔子就觉得新奇,跟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宋濂冒雪访师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做学问很严谨,只要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刨根究底。有一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然而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不过老师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好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也正因为宋濂有坚持问问题的精神,才使得他有了更多的学问。此后他还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当代镜鉴:敢于质疑

质疑精神,就是不轻信,不盲从,遇事多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发问使思想进步,一切知识的获得,大多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发端于发问。因为勤发问,勤创造而取得成功的人,古今中外的例子不胜枚举。

伽利略17岁的时候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父亲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体衰弱,母亲就生女孩。”比罗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发问:“老师,我有疑问。”比罗教授不悦地说:“你提的问题太多了!你是个学生,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老师讲,多记笔记,不要胡思乱想,动不动就提问题,影响同学们学习!”“这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动不动就提问题。我的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5个女儿。这与老师讲的正好相反,这该怎么解释?”伽利略没有被比罗教授吓倒,继续反问。

“我是根据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比罗教授想说服他。伽利略继续说:“难道亚里士多德讲的不符合事实,也要硬说是对的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比罗教授被问倒了,下不了台。后来,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评,但是,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却丝毫没有改变。也正是因为伽利略敢于质疑才成为了一代科学巨匠。

这种质疑的精神在现代社会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