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修养令你挥洒人生

羊皮卷[电子书]

对于注重提高自我修养的人们而言,极度的贫困绝不会成为其生活道路中的障碍。语言学家亚历山大·墨里教授是在一块一端燃焦了的旧木板上学会写字的,他的父亲是一位贫穷的牧人,拥有的惟一的书是一本一便士的《问答教学法简要》。也许是太珍惜的原因,这本书常常被藏在橱柜里。年轻时,莫尔教授贫穷到连一本《牛顿定律》都买不起,于是就找人借了一本,然后把整本书用手抄了下来。许多贫困的学生为生计奔波,就像小鸟在白雪皑皑的田野里觅食一样,只能挤出来一点零星的时间学习,在不懈地努力之后,终于获得了信念与希望。为了激励年轻人,爱丁堡的著名作家和出版家威廉·钱伯斯在给一群年轻人讲演时这样描述自己的出身:“现在站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位自学者。我是在苏格兰简陋的教区学校里接受最初教育的。到了爱丁堡之后,因为贫穷,我白天必须辛苦劳作以维持生计,而每个夜晚都用来培养智慧,那是万能的造物主赋予的。从清早7、8点到夜晚9、10点我都在一家书店当学徒,我只能挤一点睡眠时间用来学习。我没读过什么小说,因为我的兴趣集中在物理学和其他实用领域。我还自学了法语。每当回想起这段时光我都非常愉快,也许还有一点点遗憾,因为我再也不能重新开始那段日子了。那时,我兜里揣着不到6便士的钱,在爱丁堡的一个破阁楼里学习,这种愉悦感要比我现在在这优雅舒适的大厅里端坐的感觉要好得多。”

威廉·科比特的经历对所有身处困境的学子一定是富有教育意义的。他回忆起当年如何学习英语语法时说:“那时我还是个日薪6便士的士兵,我那张警卫床的床边就是我学习的地方,我的背包就是我的藏书之处,膝盖上搁一块木板就是我的写字板。我没钱买蜡烛或灯油,在寒冷的冬夜里,我只能借着火光看书。像我这样条件极端恶劣,又没有父母、朋友的鼓励和支持,尚且能够完成这一事业,那么请问在座的年轻人,你们还能找得出什么理由不成功呢?尽管我有时连饭都吃不饱,但为了买一支钢笔或一叠纸,我还是从微薄的伙食费里挤出一点钱,我几乎没有一刻是属于自己的,我不得不在别人的闲聊、嬉笑、歌唱、口哨和打闹声中读书写字,这些头脑简单的人可是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啊!你们能够想象吗?每一支笔、每一瓶墨水或几张纸的费用对我来说多么昂贵吗!当时我已经有现在这么高了,我的身体很好,经常参加运动,而我们当时食宿之外的零花钱每人每周才两便士。对此我记忆犹新。一个星期五,我买完生活必需品后还剩下了半便士,本来想第二天早上买条红鲱鱼的,但那天晚上我实在是饿得无法忍受,于是把手就伸进兜里想摸摸那半便士,发现它竟然失踪了!我趴在单薄的床单上,像个小孩一样地哭了!我还想再强调一遍,在这样的环境之中都能够面对并完成这项任务的话,全世界还有哪一个年轻人有理由说自己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呢?”

关于坚毅求学,我们还曾听说过一个同样令人感动的的例子。一个法国政治犯流亡到伦敦。他以前是一个石匠,后来由于经济形势恶化,他失业了,眼中满是贫穷带来的恐惧。无路可走的时候,他无意间遇见了另一位流亡者,以教授法语为生,收入很不错,便向他请教谋生的方式,回答是:“做教师!”“教师?”石匠惊讶地说:“可……可我只是个工匠!你一定在开玩笑吧?”朋友回答道:“不!我是认真的。我真的建议你去当一名教师。我保证教会你怎么去教导别人。”“不!不”,石匠回答,“这不可能!我年纪太大了,怎么学呢?而且我所知甚少,怎么能成为一名学者呢?怎么能当一名老师呢?”于是石匠走了,又四处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他离开伦敦前往外省,走了几百里路,仍然找不到工作,只好无功而返。回到伦敦后,他直接去找那位流亡者,并告诉他:“我已经尝试了几乎所有的工作,但都失败了。现在我想做一名教师了!”于是他马上开始向这位朋友请教。这位石匠思维敏捷、实践能力极强,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语法、文法和标准的古典法语的发音。当他的朋友兼老师认为他已能胜任教师一职时,石匠就去应聘并顺利地获得了一个教师职位。看吧!工匠师傅最终成了一名老师!巧合的是,在伦敦郊区他任教的一个学校恰好是他曾作过石匠的地方。每天清晨他从教室的窗户往外看,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他自己造的一个农舍烟囱!起初他还怕人认出来而有损于学校的名声。但当他以能力证实了自己确实是个非常称职的教师,而他的学生也多次因法语成绩优异而受到公开表彰,慢慢地这种顾虑就如烟云般消散了。此外,他还博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和友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而当人们知道了他的过去以及他那些面对困难努力奋斗的历史时,对他的敬意有增无减。

羊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