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仁-第六章 以人为本:管理中的仁道思想

中华圣贤经典——仁[电子书]

中国历史上的文天祥在国家危亡之时,置个人生命于不顾,明知凶多吉少,念及“国家至此”,毅然前往和元军谈判;被捕后,几度挣脱敌人魔掌,以期重整旗鼓,收复大宋江山,表现了这种精神;明朝海瑞,冒着丢官舍命的危险,反映民情,说出真话。他为人民忧,为人民愁,为人民大声疾呼,尽管被罢官,仍然矢志不移,真正做到了忧在百姓前,为人民鞠躬尽瘁,依然反映出这种精神。国家的利益与个人的私欲这组矛盾,从古到今始终在拷问着每个人的灵魂。有的人经不起物欲的引诱,享一时之乐,贪一己之利,而置国家、人民的利益而不顾,鬼迷心窍,灵魂丑恶,行径肮脏,犯下了损害国家、人民利益的罪行。原广西自治区主席成克杰,为了个人多攫取“好处费”,竟然下令压低土地出售价格,使国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他眼里、心里,哪有“天下人”的位置?只有他自己!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各种诱惑接踵而来。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在发达时莫忘记兼善天下,更不能大肆挥霍,贪污受贿,中饱私囊,为一己之乐,造成百姓之苦、国家之忧。愿先哲警句像一口古老的洪钟,常鸣在人们的心间。

精彩典故:

闻鸡起舞

孔子说:“修己以安百姓。”“修己”是一个很关键的前提,有些人在发达时想为别人、社会做点事情,却往往缺乏那个能力。古往今来,中国历代许多名人都是在“穷”时便为日后“兼济天下”做好充足准备,他们或者闭门苦学,或者寻访名师,以期有朝一日名闻天下时,能够为百姓、为社稷、为君王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开始发奋读书。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祖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室,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坤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祖逖提议,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韬武略。

宰相之杰

有了年少时积累的学识经验,有了窘迫时锻炼的社会阅历,等到一定的机会他们就能开始“兼济天下”的旅程,明朝著名的改革家、被誉为“宰相之杰”的大学士张居正也是其中之一。

明朝嘉靖年间,政治黑暗,财力匮乏,倭寇入侵,民怨沸腾,加上明世宗不理朝政,奸相严嵩一手遮天,独揽大权。有远大理想抱负的、时任翰林院编修(相当于储相)、年仅25岁的张居正目睹这一切腐败后,向明世宗上《论时政疏》,但没有得到采纳。因此,他内心十分愤慨,郁郁不得志,感到怀才不遇。30岁时,他称病辞官回归故里。在江陵老家他种了半亩竹子,闭门苦读了六年,过着“独善其身”的生活。

此后,他又重新入仕,49岁那年,经过宦海沉浮的他终于当上了内阁首辅。此时可以大展宏图了,他便开始“兼济天下”:整饬边防,恢复屯田;澄清吏治,推行“考成法”;裁减驿递,节用爱民;治理水患,兴修水利;实施“一条鞭法”,清丈土地。经过张居正的改革,农民的负担有一定的减轻,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国库的收入也大为增加。张居正的一生实践了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他在困穷之际,没有追求富贵,没有改变节操;在顺利通达时,做了许多利国利民之事。

当代镜鉴:企业管理者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