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思辨:孔子也崇尚俭朴崇简尚朴,就是追求简单朴素的生活境界,保持高远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高尚的道德修养。“勤俭节约”是“崇简尚朴”的具体表现,属于实践的范畴。孔子曾经赞扬自己的学生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译:颜回真是贤能的人啊,只要有一碗饭,只要有一瓢水,别人是不能忍受这种困苦生活的,但是颜回却能十分快乐,颜回真是贤能的人啊!)这句话是对颜回的肯定,实际上也是孔子自己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正所谓“夫子自道”。孔子还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若浮云。”(译:吃粗粮,喝冷水,弯起胳膊垫着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于我来说,那些富贵如同天上的浮云。)这种淡泊明志、宁静自得的精神支持了孔子,使他能在各种厄难中站住脚,努力追求自己的人生境界。
精彩典故: 心底无私天地宽
能否知足是一个人能否真正获得幸福的原因。人们常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其实,这“无私”与否是和一个人知不知足紧密相连的。因此,我们又可以说,人只要知足,生活就会开阔起来。古今中外有很多故事都证明了“知足天地宽”的道理。
晏婴是我国春秋时期齐国人。他的父亲晏弱是齐国的名相,一向以清廉著称。当晏婴30多岁的时候,父亲不幸病故了,于是他被任命继任父亲的相位。他在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王公在位时都为相国,历时达五十多年。因为他为官清正廉洁,人们尊称他为晏子。
齐景公即位的时候,晏婴的年纪已经很大了。有一天,齐景公看到晏婴的车子十分破旧,车篷的布都褪了颜色,而且还是一匹毛色混杂的劣马在驾车。于是散朝后,齐景公让他留了下来。
齐景公和颜悦色地对晏婴说:“爱卿,你的俸禄是不是太低了一些,为什么你还会坐这样破旧不堪的马车呢?”
晏婴欠欠身,爽朗地回答道:“靠您的恩赐,我穿得很暖和,吃得也很好,合家大小的生活过得很美满,而且还有车马乘,我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
齐景公听到晏婴这样说,心里很是赞赏,于是又说:“话虽这么说,但你是国家忠诚的老臣,我可不能太亏待你了。”
“不,不!”晏婴有点激动,连忙说:“我正因为是三朝老臣,就更应该以俭省为德呀!”就在第二天,齐景公派人给晏婴送去了一辆豪华而崭新的马车,并配了一匹红棕色的高头大马。晏婴对来的人说:“我谢谢主上,可我不能收下主上赐予的车和马。”于是,他将车马都退了回去。
这可让齐景公不高兴了。景公心想:晏婴怎么这样不通情理呢?于是他责问晏婴:“你不接受我赏赐的马车,那是不是我也不该乘坐华丽的马车了?”
晏婴看见齐景公非常气愤的样子,赶忙磕头施礼,并且解释说:“君是君,臣是臣,是不一样的。您委我以高位,让我管理文武百官,我的担子可不轻啊!我节衣缩食,廉洁奉公,正是为了给百官做出榜样,给百姓做出榜样呀!如果我讲究排场,衣食奢侈,行为越轨,那怎么能管理好我的家臣呢?又怎么能促使国家繁荣昌盛呢?”
听了晏婴的这一番话,齐景公最终收回了为晏婴更换车马的成命。
懂得满足,不贪私利,晏子以自身的行动真正为百官做了榜样,也为自己带来了美名。
古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廉者常乐有余,贪者常忧不足。”“知足天地宽”不仅在为官清廉上是这样,在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上也是这样。 以德为重的宋弘
宋弘是东汉人。光武帝继位以后,听说长安有个名叫宋弘的人品德高尚,便征召他入朝,拜为太中大夫,让他做自己的顾问。
宋弘入朝后,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他仪容端雅,施礼得体,光武帝极为欣赏。建武二年便擢升他为大司空,负责监察、执法,并兼管重要的文书图籍,位次仅在丞相之下。地位的升高并没有使宋弘改变自己的操守,虽然他权倾朝野,生活依然十分俭朴,每次领得了俸禄,都要拿出一部分分给那些十分贫困的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