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战争指导者遵循孙子“众寡之用”的原则,集中兵力、避实击虚而打胜仗的情况不胜枚举。努尔哈赤勇破明军的萨尔浒之战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明朝后期,女真人在白山黑水之间悄悄兴起,渐成气候。明王朝想通过武力手段将后金这个地方政权扼杀于摇篮之中,于是纠集部队,推动战争。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明辽东经略杨镐指挥二十万大军兵分四路,向后金政权的都城赫图阿拉扑来。当时,努尔哈赤麾下的后金八旗兵马才区区六万之众,众寡悬殊自不待言。然而,努尔哈赤临危不惧,采用“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策略,集中兵力,避实击虚,各个击破,将明军击败。这一战例,从侧面显示了孙子集中兵力、避实击虚作战指导原则的强大生命力。
“避实而击虚”,集中优势兵力破敌,都是为了实现“致人而不致于人”,争取作战主动权。所以它们不仅适用于古、近代战争,同样适用于现代战争,甚至未来战争。因为主动权始终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正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指出的,主动权“是军队行动的自由权,是用于区别于被迫处于不自由状态的。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失去了这种自由,军队就接近于被打败或被消灭”。
以上个世纪爆发的美越战争和海湾战争作比较,我们更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致人而不致于人”的重要性。美国是武装到牙齿的超级大国,拥有世界上科技程度最高、实力最为强大的现代化军队,越南和伊拉克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无法与其相比,但美军在这两次战争中的结局却大相径庭。在越南战争中,美军不谙虚实便开赴越南本土,陷入人民战争的重重包围之中,最终不得不灰头土脸从越南撤离。在海湾战争中,美军汲取越战的教训,依靠高科技手段在伊拉克本土之外“致人”,用“战斧式”巡航导弹、精确制导炸弹、高性能作战飞机等先进武器实施远程打击,一直到伊拉克的抵抗能力被摧毁殆尽才实施“沙漠军刀”作业的地面攻势,很快取得胜利。这正反两个例子,完全能够说明孙子“致人而不致于人”、把握战争主动权的思想,在现代高科技战争的条件下依然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