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虚实篇

孙子兵法[电子书]

  “避实击虚”主要指在用兵打仗时,要避开敌人的长处,攻击敌人虚弱而又性命攸关的部位,使敌人欲守不得,欲战不能,进退失据,在劫难逃。“虚”不是单纯的虚弱,如果只是单纯的虚弱,与战略全局不发生关系,那么即便攻击成功,也不能对敌人真正有所伤害,对战略全局产生不了实际影响,只有打蛇打七寸,才能真正置敌人于死地。就像三国时期,袁绍军队对乌巢之粮草守御并不严密,然而袁绍一旦丧失这个后勤资源,便会立刻陷于被动,所以乌巢粮草既是袁绍的弱点又是他的要害,曹操出其不意一把大火烧了乌巢,就完全掌控了战局,为赢得官渡之战奠定了基础。这才是对“避实击虚”原则的高明理解和巧妙运用。

  可见孙子所说的通过“避实击虚”来争取作战主动权,重点表现为对攻击目标、攻击方向的选择上,力求从根本上调动对手,制服敌人。所以他说:“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又说“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在他看来,只要在作战目标以及方向选择上贯彻了“避实而击虚”的方针,就等于有了主动权,就可以达到“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的目的。

  孙子“避实击虚”以争取主动的原则,还表现为对攻击时机的把握上。其基本指导思想是,避免同正士气高涨、斗志旺盛的敌人正面交锋,而要通过各种手段瓦解敌人的士气,消磨敌人的斗志,然后乘虚蹈隙,实施突然而凌厉的打击,夺取战争的胜利,即所谓“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认为,要贯彻“避实而击虚”作战方针,争取“致人而不致于人”,就必须掌握各种情况,从中分析利弊,制订正确的对策,这样就可以“千里而战”,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孙子指出,军事指挥员所应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可简单分为两类,一是天时地理,即“知战之地,知战之日”;二是敌情。这样才能够保证及时全面掌握敌人的作战计划、活动规律、作战部署、强弱环节,为定下作战决心、制订作战计划、“避实击虚”提供客观根据。

  孙子强调指出:“兵无常势,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意思是说,高明的作战指导者在对敌作战过程中,切忌僵化保守,拘泥成法,而必须根据敌情的变化,随时调整兵力部署,改变作战方式,始终保持主动。

  要“避实击虚”,就必须集中优势兵力。俗话说“双拳不敌四手”,作战双方中谁拥有优势的战场地位,谁就能拥有军队行动的主动权。大体而言,两军对阵交锋,凡兵力薄弱、指挥笨拙的一方,一般比较被动。所以,古往今来的军事家们很自然地提出了“众寡分合”的著名命题。所谓“众寡”,就是指兵力的对比;所谓“分合”,就是指兵力的部署使用。两者的核心所在,就是要集中兵力,在全局或局部上造成优势,分一为二,避实击虚,各个击破敌人。

  孙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并系统阐述“众寡分合”作战原则的兵学大师。在《谋攻篇》中,他明确强调“识众寡之用者胜”,把这看成是“知胜有五”的一项重要因素。这里的“众寡”,当然是指兵力的多少,而“用”则是指兵力的运用,也即《军争篇》中所说的“分合为变”。孙子认为,要确保掌握主动权,使胜利的天平朝己方倾斜,就必须按照“避实击虚”的原则,在战场交锋时集中优势兵力,给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为此,他在本篇中反复阐发了集中兵力对于达到“避实击虚”效果的重要性,并一再提出集中优势兵力的种种主张——“并力”、“我专为一”,从而达到“以众击寡”的目的。

  孙子在“众寡之用”问题上,既肯定集中兵力的意义,提倡“以十击一”;又积极探讨在战争活动中,通过“分合为变”等手段,来达到集中兵力、掌握主动的目的。孙子认为集中兵力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创造条件,捕捉战机。从战术上讲,就是要做到“形人而我无形”,使敌人露出底细而我军不露任何痕迹,即敌人在明处作靶子,我方在暗处施算计。这样一来,我军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人兵力却不得不分散。通过调动敌人,来使我方的兵力集中在一处,而让敌人的兵力分散在十处。于是,集中兵力的意图即得以实现,我方便能以十倍于敌的兵力去进攻敌人,从而造成我众敌寡的有利态势。

  孙子集中兵力的作战指导思想对后世兵家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人们充分肯定集中兵力的军事学术价值,如《淮南子》的作者就曾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层道理:五个手指头轮番敲打,不如握紧拳头狠命一击;一万个人逐个轮番冲锋,不如一百个人一拥而上。另一方面,人们高度重视“分合为变”的手段,来达到避实击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