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信-第三章

中华圣贤经典——信[电子书]

孩童之间的友谊是最真诚的,他们为了表示自己对诺言的信守,常常会钩起小指,说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与孩童相比,成人世界一切以利益为第一位,充满了圆滑世故。一些人对朋友托付的事在口头上总是承诺“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可是过后却不会尽全力去帮朋友解决,而是能拖就拖,或者找个借口敷衍过去,把对朋友的承诺视作儿戏。相信在读了下面这个故事后,虚伪的人会为自己对友谊的态度而感到羞愧。

电影《夏洛特的网》讲述了一个关于动物之间恪守信义的故事。

在美丽的扎克曼农场,可爱的小猪威尔伯的诞生给农场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在平日的嬉笑玩耍中,小猪威尔伯和一只小蜘蛛夏洛特渐渐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时光如梭,很快就到了收获的秋季,小猪威尔伯的体重似乎也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有一天,老山羊听到了一个可怕的消息——农场主正计划着把威尔伯当作今年圣诞大餐的主菜!这可吓坏了小猪威尔伯。

于是威尔伯找到了好朋友夏洛特,哭着对他说:“夏洛特,你一定要救我!”夏洛特对威尔伯说:“你不要怕,我不会让你死的,我一定要让你看到冬天的雪。”为了拯救好朋友威尔伯,夏洛特在蜘蛛网上编织出了许多赞美威尔伯的词语,希望以此引起别人的注意。经过夏洛特的努力,牧场和小镇的人终于相信威尔伯是一头非同寻常的猪,从而使小猪在展览会上赢得关注与赞赏,也幸运地活了下来。夏洛特最终完成了对朋友的承诺,但是自己却因为织网力竭而死去了。

夏洛特只是一只平凡的小蜘蛛,可是它对朋友的信义却是伟大的。朋友对它托付以生命,对于朋友的托付它能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予以帮助。这虽然是一个童话故事,却足以震撼我们的心灵。让我们重拾真挚、无价的友谊,做到对得起朋友的信任,在面对友谊时内心无愧。

6.朋友之间要互相信任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译文:孔子说:“使老年人都得到赡养,使朋友们都互相信任,使青少年都得到照顾。”

国学链接:公治长其人

公冶长(前519—前470)名长,字冶长,春秋时齐国人,亦说鲁国人。自幼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书礼,终生治学而不仕。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名列第20位。因德才兼备,深为孔子赏识,孔子将女儿许他为妻。

诸子之言:

“朋友信之”是孔子的理想,真正的朋友要做到如《礼记·儒行》中所言:“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就算大家很久没见,当听到有关朋友的谣言时,仍能够做到彼此互相信任。

明代著名理学大师薛瑄也说过:“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以诚待人才能破除天下一切虚伪和不实。也就是说,要以一颗信任之心对待他人,而不能总是对人报以怀疑的态度,这样流言是非才能不攻自破。

延伸思辨:防人之心不可无

朋友之间的交往是以信任为基础的,友谊的真谛是以诚相待,互信互助。如果一个人对朋友不能敞开自己的心扉,连朋友都怀疑,那么他无异于作茧自缚,永远也不会体会到友谊的快乐。

但是,我们不能在交友之初就给予对方完全的信任,以心换心的前提是对方的心同我们一样真诚。古语有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懂得防范意识的重要性。不要因为一时的轻信而给自己埋下安全隐患。

精彩典故:

刘道规靠信任赢得人心

东晋安帝义颐六年,卢循和徐道覆起兵叛乱,率领几十万大军杀奔都城建康。一时之间,东晋国内动荡不安,外围的强敌也伺机而动,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荆州立刻遭到敌人的包围。叛逃到后秦的桓谦卷土重来,荆州是桓氏家族的起家之地,根基深厚,他一回来,就招集了过去的部下两万人,屯兵枝江。后秦将军苟林率领骑兵一万人进驻江津。两支部队对荆州首府江陵形成了合围之势。摆在荆州刺史刘道规面前的,是一个异常严峻的形势。

有人向刘道规报告说,桓氏家族统治江陵几十年,现在城里的许多士兵和百姓都起了异心,悄悄作好了另外的打算,当前应该紧闭城门,严加防范。刘道规于是把将士们集合在一起,当众宣布说:“桓谦现在就在附近,听说先生们很多都有去投靠他的打算,不过我们这些从东方过来的文武官员足以应付各种事变,如果有打算去的人,可以自由地走了,我绝不禁止。”当夜便打开城门,一直到早晨也没有关闭,那些动过投降心思的人深受震撼,由衷敬服,竟没有一个人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