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曹操崛起

资治通鉴[电子书]

  ⑦守位以财:凭借财富才能守住地位。

  ⑧这句说:应该依赖天子来号令不守臣节的臣子。

  ⑨修耕植:发展农桑。畜:即蓄,储备。

  汉纪五十四,献帝建安元年①,夏,五月,丙寅②,帝遣使至杨奉、李乐、韩暹营③,求送至雒阳④,奉等从诏。六月,乙未⑤,车驾幸闻喜⑥。庚子⑦,杨奉、韩暹奉帝东还,张杨以粮迎道路⑧。秋,七月,甲子⑨,车驾至雒阳,幸故中常侍赵忠宅⑩。八月,辛丑(11),幸南宫杨安殿。张杨遂还野王(12),杨奉亦出屯梁(13),韩暹、董承并留宿卫。是时,宫室烧尽,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间,州郡各拥强兵,委输不至(14),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15),或饥死墙壁间,或为兵士所杀。

  【注释】

  ①即公元一九六年。

  ②丙寅:五月初二。

  ③杨奉:东汉末官至车骑将军。韩暹(音xiān):东汉末官至征东大将军。

  ④雒(音luò)阳:洛阳。

  ⑤乙未:六月初一。

  ⑥车驾:帝王乘的车。幸:帝王到达某地。闻喜:今山西闻喜。

  ⑦庚子:六月初六。

  ⑧张杨:东汉末官至大司马。

  ⑨甲子:七月初一。

  ⑩赵忠:东汉末官至中常侍、大长秋、车骑将军。

  (11)辛丑:八月初八。

  (12)野王:在今河南沁阳。

  (13)梁:梁县,今河南汝州。

  (14)委输不至:各地不肯进贡。

  (15)尚书郎:官名,掌管出纳文书章奏等。稆(音lǚ):野生稻。

  曹操在许①,谋迎天子。众以为“山东未定②,韩暹、杨奉负功恣睢③,未可卒制④”。荀彧曰⑤:“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⑥,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⑦。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⑧,徒以山东扰乱⑨,未遑远赴⑩。今銮驾旋轸(11),东京榛芜(12),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13),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14),其何能为?韩暹、杨奉,安足恤哉(15)!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16),后虽为虑,亦无及矣。”

  【注释】

  ①许:今河南许昌。

  ②山东:崤山、华山以东地区。

  ③负功恣(音zì)睢(音suī):依仗功劳而凶暴蛮横。

  ④未可卒(音cù)制:不能很快制服。

  ⑤荀彧(音yù):曹操属官,官至尚书令。

  ⑥晋文公:公子重耳,春秋五霸之一。周襄王:公元前六五二年至公元前六一九年在位。景从:影从,像影子一样跟随。

  ⑦义帝:战国楚怀王之孙,为项羽拥立。缟(音gǎo)素:丧服,刘邦为义帝发丧。

  ⑧唱:倡,倡导。

  ⑨徒以:仅仅由于。

  ⑩未遑:没有工夫。

  (11)銮(音luán)驾:皇帝车驾。旋轸(音zhěn):车子转动行驶。轸,车后横木。

  (12)东京:洛阳。榛(音zhēn)芜:荒芜。

  (13)英俊:英才俊杰。

  (14)逆节:反抗朝廷的人。

  (15)恤:忧虑。生

  (16)心:指有迎驾之心。

  操乃遣扬武中郎将曹洪将兵西迎天子①,董承等据险拒之,洪不得进。议郎董昭②,以杨奉兵马最强而少党援③,作操书与奉曰:“吾与将军闻名慕义,便推赤心。今将军拔万乘之艰难④,反之旧都,翼佐之功,超世无畴⑤,何其休哉⑥!方今群凶猾夏⑦,四海未宁,神器至重⑧,事在维辅⑨,必须众贤以清王轨⑩,诚非一人所能独建。心腹四支(11),实相恃赖,一物不备,则有阙焉。将军当为内主,吾为外援。今吾有粮,将军有兵,有无相通,足以相济,死生契阔(12),相与共之。”奉得书喜悦,语诸将军曰:“兗州诸军近在许耳(13),有兵有粮,国家所当依仰也。”遂共表操为镇东将军,袭父爵费亭侯(14)。

  【注释】

  ①扬武:中郎将名号。中郎将:官名,地位次于将军。曹洪:曹操堂弟。

  ②议郎:官名,负责顾问应对。董昭:汉末官至司徒。

  ③党援:党羽外援。

  ④万乘(音shèng):指皇帝。

  ⑤畴:同类。

  ⑥休: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