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

古代茶诗名篇五百首[电子书]

  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

  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稚幼。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

  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

  能忘流转苦,戢戢出鸟咮。未任供臼磨,且可资摘嗅。

  千团输大官,百饼衔私斗。何如此一啜,有味出吾囿。

  【详解】

  在上古,茶树是根本不移栽的。明代的许然明在《茶疏》中考查了上古关于茶树移栽的观点,称“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置子之意。今人犹名其礼曰下茶”。古人因不善移栽,就认为茶树是不能移栽的。到唐代陆羽《茶经》中说:“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虽然打破了茶不能移栽的禁区,但仍认为一般来说,用苗移栽,如手艺不好,技术掌握不当,种植后往往不茂盛。从苏轼此诗来看,至宋代,茶树移栽技术已有长足的进步。苏将“已与松俱瘦”的茶树“移栽白鹤岭”后,“似许晚遂茂”,是我国茶树栽培技术不断发展的有力佐证与生动记录。

  【木兰花令】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

  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

  【详解】

  此茶词,上半阕咏名茶,龙焙、雪芽、双井、北苑和名泉谷帘。下半阕咏品茗,“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描述的实际上是当时流行的分茶、点茶的情景。

  【次韵黄夷仲茶磨】

  前人初用茗饮时,煮之无问叶与骨。浸穷厥味臼始用,复计其初碾方出。

  计尽功极至于磨,信哉智者能创物。破槽折杵向墙角,亦其遭遇有伸屈。

  岁久讲求知处所,佳者出自衡山窟。巴蜀石工强镌凿,理疏性软良可咄。

  予家江阳远莫致,尘土何人为披拂。

  【释义】

  衡山,山名。即五岳之一的南岳,在湖南省。

  巴蜀,巴郡和蜀郡,包括今四川省和重庆市全境。

  镌(juān),凿,刻。

  咄(duō),叹词。表示惊诧。

  【详解】

  这是一首咏茶具的诗。诗中,苏东坡简要地回顾了饮茶的历史。起初,“称茗者必浑以煮之”,正是此诗中所谓“煮之无问叶与骨”,然后像喝菜汤一样喝。后来,茶叶经过焙制紧压,成为茶饼,饮用前先要用臼将其捣碎,继而发展为用碾,再发展为磨。这一过程,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反复发明创造的结果。因此,苏东坡感叹道:“信哉智者能创物。”

  【调水符】并序

  爱玉女洞中水,既置两瓶,恐后复取为使者见绐,因破竹为契,使金沙寺僧藏其一,以为往来之信,戏谓之调水符。

  欺漫久成俗,关市有契。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

  古人辨淄渑,皎若鹤与凫;吾今既谢此,但视符有无。

  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余;多防竟无及,弃置为长吁。

  【释义】

  (rú),古代一种丝织品。

  淄渑(zīshéng),二水名,都在山东省。相传二水味异,合则难辨。

  凫(fú),野鸭。

  【详解】

  历代品茗人,十分讲究用水。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讲过一个故事。苏轼回四川老家探亲,王安石托他返程时带一瓫长江三峡中峡的水,以备煮茗之用。归途中,苏轼在船上忘情地观赏两岸风光,船已过中峡,到下峡地界,才想起此事,于是就地取水一瓮,封口后带回京城给王安石。王安石当即用此水煮沸沏茶一尝,立即品出此水不是中峡的,是下峡的,并讲出一番道理:上峡水太急,下峡水太缓,唯有中峡水不急不缓,烹茶才有妙用。一番话说得苏轼心服口服。苏轼自己饮茶对水质的要求也很讲究,晚年寓居宜兴蜀山时,饮茶必用阳羡唐贡茶叶及玉女泉水。玉女泉在离他住所十几里远的金沙寺附近,日子一久,挑水的僮子有时偷懒耍滑,在半途取些山泉回来搪塞。苏轼就做了两块不同的竹片,一块交给金沙寺的智静禅师,另一块自己留着。每次派僮子挑水,必带着自己手中的竹片去与智静禅师手中的竹片交换。看来,苏轼品水的本领不如王安石,王安石尝一下便知水质,苏轼还须调水符才能确定泉水的真伪。

  【试院煎茶】

  • 下一篇 宋-张景修
  • 上一篇 宋-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