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诗之所以号称“诗史”,是因为他的诗就是他一生经历和思想情感的自述,成为他的时代的实录。所以我们要了解他的诗,首先要明白他的时代背景,而要了解他的生平,也首先要明白他的时代背景。因为他那种飘泊流转的生涯,完全是其时代造成的——只要看他诗集中的作品,就可明白这一要点。即便是那些咏景咏物的小品,也都莫不有一个时代的烙印在其背后。
杜甫生于唐睿宗先天元年(712),卒于代宗大历五年(770)。他生活的这五十九年——凡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正是唐朝最多事的一个时期:先有安史之乱,后有吐蕃入寇,两京几经陷落,天子两度蒙尘。至于其他刺史、边将被杀的小乱,差不多年年都有。杜甫就生于这种时代。在他的中年以后,简直没有一天过的不是避难的生活。所以他的诗集,也就成为了一部痛史。
甫字子美,而后人或称他为少陵,是指他在长安的居处说的;或称他为工部,是指他最后的官衔说的;又称他的诗集为“草堂”诗集,是从他寓居成都浣花溪时所筑的草堂而得名的。他是晋镇南将军当阳侯杜预的十三世孙。曾祖依艺,终于巩令。祖审言,修文馆学士尚书,膳部员外郎,也是唐代的著名诗人。父闲,朝议大夫,兖州司马,终于奉天令。他本京兆杜陵(陕西西安长安区)人,后徙襄阳(湖北襄阳),再徙河南巩县。
关于他的少年生活的情况,我们能看到的只有他那篇《壮游》诗(本编入选)的自述。这篇自述虽很简略,但我们至少可知他是夙慧的。他二十岁左右,便出游吴、越。这一游大约是三四年的时间,其间应该有所作,不过没有传下来。归后赴乡贡,不第。又出游齐、赵,“快意”了八九年(包括居洛阳之二年)。此时李白从翰林放归,客游梁、宋、齐、鲁,杜甫得以和他会见,相从赋诗。而现今集中所存的诗,就以这一期间的作品为开始。这一期间的作品,都没有十分深刻的内容,这并非是他的诗艺尚未成熟,而是因其时社会政治还好,加以“频岁丰稔,京师斛米不满二百。天下乂安,虽行万里不持兵刃”。他生活在一个相对富裕安定的环境中,并无深入的人生体验,也就不能写出很精彩的诗作了。这在当时,他自己并不觉得,及到后来回想,方才感到是不可再遇的黄金时代。
他罢游归长安,当是天宝四五载的事情。他的居处是在长安城东,名为杜曲。长安自古为帝都,宫苑亭池,代有所建。在杜甫的诗中杜曲周围山川景物,经被他取作诗材,仿佛也都含有诗意了。现在为便于读他的诗起见,请让我把这一带地方的形势略说一下,读者庶几可以从中想像得到它们的梗概。长安城东有灞陵,汉文帝所葬,灞陵南五里即乐游原,宣帝筑以为陵,曰杜陵。杜陵东南十余里又有一陵,差小,许后所葬,谓之少陵,其东即杜曲,又名南杜。南杜之北,又有一北杜,又名杜囿。杜曲的近境,其一就是乐游原,或称乐游苑,又称乐游园,汉神爵三年所修。地滨秦川(即樊川),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宽敞。乐游原之西有芙蓉园,园内有池,名曰芙蓉池。唐时以芙蓉园为南苑,有夹城可通南内兴庆宫,乃开元二十年所筑。芙蓉园之北,就是著名的曲江了。曲江亦曰曲江池,本秦之州。汉武帝因秦宜春苑故址凿而广之,其水曲折,故名。唐开元中更为疏凿,周七里,遂为胜境。花卉环列,烟水明媚。入夏则菰蒲葱翠,柳阴四合,碧波红渠,湛然可爱。至于远境,则北有渭水,南有终南山,东有骊山。骊山之麓有温泉,就是明皇常巡幸的华清宫所在。
他在这样的环境里,大约度过了八九年的时光。虽有秀丽的山川景物可欣赏,心境却并不舒畅快乐。何以故呢?一方面是个人所受境遇的压抑。因为他虽以《三大礼赋》而得明皇的赏识,却也不过叫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授了一个河西尉的小官。他却因怕折腰,怕趋走,怀着凄凉的情绪而不作。后来改为率府参军,却仍非常潦倒。不但自己“衣不盖体,尝寄食于人”,甚至于他寄寓于奉先(陕西蒲城)的幼子都被饿死。
另方面是他感受到社会政治的不良。我们从他的诗里,可以窥探到他当时所感受到的社会政治的腐败。主要在两方面:其一是君臣荒淫,其一是战乱初起的凶兆。
我们都晓得明皇自从得了杨贵妃,一时国戚、姊妹,俱臻显贵,大家竞相奢侈。他们的淫乐处,又大都在曲江池头,华清宫里,正是我们这位可怜诗人所居的左近。哪里由得他闭着眼睛佯为不见呢?他因目击这种腐败现象,从而知道“路有冻死骨”,乃是“朱门酒肉臭”的结果,知道“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的不平现实。然而他们固执地要“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于是乎竟使“邦国”活不成了。他又知道自己虽做一个小官,却仍旧还是“邦国”“平人”的一分子而不免“入门闻号咷”,于是乎他不由得不痛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