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慧国游记-第五章

格列佛游记[电子书]

作者奉命向主人报告有关英国的情况。欧洲君王之间爆发战争的原因。作者开始解释英国宪法。

读者请注意,以下是我跟我的主人多次谈话的摘录,它包括了两年多来我们几次交谈的最重要的内容。由于我学习“慧ⅰ庇镉辛烁进一步的提高,主人就经常要我更详细地谈一谈,好让它听个够,于是我尽量把整个欧洲的情况都对它说了。我谈到了贸易和制造业,谈到了艺术和科学;它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我都作了回答,因为那些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是丰富的谈话资料,所以一时都说不完。不过我这里只想把我们之间谈到的一些有关我自己国家的情况的要点写下来,我将严格地遵照事实,把情况尽量说得有头绪一点,但不受时间先后或其它情况的限制。我惟一担心的是,我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好我主人的论点和看法,因为我能力不够,而且又必须得把它的话译成我们这粗鄙的英语。

我奉主人的命令,给它讲述了奥伦治亲王奥伦治亲王威廉(1650-1702)是1689-1702年的英国国王,资产阶级和地主贵族阶级的傀儡。他在1688年政变即所谓的“光荣革命”后即位。1688-1697年,英国、荷兰等国对法国作战。领导的革命和对法国进行的长期战争,那次战争是由亲王发动的,之后他的继任者即当今女王当今女王指1702—1714年在位的英国安女王(1665-1714)。1702-1714年,英国联合奥地利、荷兰、葡萄牙、丹麦对法国和西班牙作战,这场战争历史上称为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又对法国重新开战,基督教世界的列强都参战了,战争至今仍在进行当中。应它的要求我计算了一下,整个战争过程中大约有一百万只“野胡”被杀,一百多座城市被攻陷,五百多艘战舰被焚毁或击沉。

它问我,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交战通常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和动机。我回答说,究其原因那可真是举不胜举,不过我只想提一下几个主要的原因。有时是因为君王们野心勃勃,总认为受他们统治的地方不够大,人民不够多;有时也因为大臣们腐化堕落,唆使其主子发动战争,以此扼制或者转移老百姓对他们腐败管理的强烈不满。意见不和也曾使千万人丧生,比如说,究竟圣餐中的肉是面包,还是面包就是肉呢?某种果浆汁是血还是酒?指基督教关于化体(圣餐面包和酒变成耶稣的肉和血)的辩论。吹口哨是件坏事还是好事?指关于教堂礼拜时是否奏乐的辩论。是吻一下那棍子(十字架)好呢,还是最好把它扔进火里?什么颜色的上衣最好?是黑的?白的?还是红的或是灰的?是长一点呢还是短一点?瘦一点呢还是肥一点的?是脏一点好还是干净一点好?指关于十字架和教士衣着的辩论。诸如此类的争论还有很多很多。没什么战争会像那些由于意见不和而引起的战争一样来得那么凶狠、残忍并且那么持久,尤其是当他们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意见不和时,引起的战争就更是如此了。

有时两位君王为谁该把另一位君王驱赶出其领土而发生争执,但事实上他俩谁也无权那么做。有时一位君王跟另一位君王争吵,就因为他怕那一位君王要来跟他争吵。有时发动战争是因为敌方太强大了,有时则又因为敌方过于软弱。有时候我们的邻国缺少我们有的东西,而他们有的东西我们又没有,结果双方打了起来,直到他们抢走我们的东西,或者把他们的东西给了我们,仗才会结束。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遭受着饥荒或是瘟疫之苦,或者国内党派纷争,局势混乱,那么,这时发动战争入侵这个国家就有了十分正当的理由。如果我们最亲密的盟国有一座我们唾手可得的城市,或者有一块若是我们夺过来就可以使自己的疆域更加紧密完整的领土,那么我们就完全有理由跟他们干一仗。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又贫穷又无知,那么某个君王把自己的军队开进这个国家之后,就可以合理合法地将一半的人都处死,剩下的则让他们做奴隶,这么做是为了教化他们,让他们放弃野蛮的生活方式。一位君王为了抵御别国的侵略向另一位君王求援,那位援助者帮着把侵略者赶走之后,竟将这块领土据为己有,并且把他赶来相救的求援君王或杀死、或监禁、或流放;这样的事时有发生,真不失为十分体面的君王之道。姻亲关系也常常是君王之间发生战争的原因,关系越亲,还越容易引起争吵。贫国挨饿,富国骄横,骄横与饥饿永远不相容。出于这种种原因,当兵这种职业就最受人尊敬,因为士兵就是一只受人雇佣的“野胡”,尽管它的同类从来没有冒犯过它,它却可以无情地将它们屠杀,并且杀得越多越好。

在欧洲还有一类穷得像叫化子一样的君王,自己无力发动战争,却把军队出租给富有的国家,租出一个士兵每天都要收取一定的租金,这其中四分之三的收入就归君王自己享有,而他们也就主要靠这部分的收入来维持开支;欧洲北部许多国家的君王就属于这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