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烂精神枷锁,解放思想
在“四人帮”横行的日子,文艺界是个“重灾区”。“四人帮”把文化大革命以前党的革命路线占主导地位的十七年歪曲为修正主义路线占统治地位的十七年。他们厉行愚民政策、文化专制主义,对革命作家捏造种种罪名,横加迫害,许多优秀革命文艺作品被禁止出版、上演。而为了蒙蔽广大青年和青年文艺工作者,“四人帮”又炮制了所谓“三突出”、“三陪衬”、“多侧面”、“多浪头”等等一套唯心主义的、修正主义的创作戒律。他们独霸文坛的时期还炮制了许多阴谋文艺作品,开动宣传机器,大吹大擂,强迫文艺工作者必须把这些东西作为进行创作的“典范”。在“四人帮”淫威之下,广大的读者和作者敢怒而不敢言。许多青年作者长年累月,耳闻目见,都是这一套东西。这就成了他们精神上的枷锁。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也挽救了文艺。然而“四人帮”的流毒,既深且广,要彻底砸烂他们强加于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精神枷锁,拨乱反正,却并非易事。这有一个“破”的过程,同时也有一个“立”的过程,必须“破”中有“立”。有些青年作者暂时还感到彷徨无主,并不奇怪。好像被长久囚禁于地牢的人,一旦放出来,骤然接触阳光,暂时睁不开眼,长久带着脚镣的双腿,暂时还迈不开大步。他们有写作的热望,然而积习已久,精神上的枷锁还没有全部、彻底砸烂。说明白些,便是思想尚未完全解放。文艺创作的过程究竟如何,他们还心中无数。这篇漫谈式的文章,试图根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文艺作品(特别是小说)的创作过程,略举其要点,以备参考。一定难免有说错的地方,希望读者不吝赐教。
世界观的决定性作用
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这是广大文艺工作者都具有的决心。然而光有决心,不一定能完成任务。
毛主席早在一九四二年就教导我们: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把立足点移过来,一定要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地移过来,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主席这番话是对当时在延安的文艺工作者讲的。他们绝大多数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中间有些革命文艺工作者,在三十年代同国民党的御用文人、帮闲文丐,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打败过蒋介石的文化围剿。此外还有抗日战争初期从全国各地奔向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绝大部分都或多或少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世界观已有所改造,但是,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的环境中,没有可能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因此他们在实际上、在行动上、在感情上,同工、农、兵还是有距离的。毛主席针对这种情况,指明前进的方向。当时在延安的文艺工作者遵循毛主席的教导,走出窑洞,到工农兵中间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结果是产生了一批起着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好作品。这些作品在内容、形式和文学语言方面,都为中国革命文艺开创了新的局面。
这是三十六年前的历史事件了,但今日回顾,还令人深思,想到当前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立足点转过来的问题。毛主席教导把立足点移过来,有两个“深入”,两个“学习”,说明光有“深入”而不“学习”是不够的,而“学习”首先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申言之,不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武器,学习社会这个问题难以得到正确的解决。再进一步,也可以说,不掌握马克思主义,即使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也难以保证一定能在纷纭复杂的现象中真正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透过表象,看清本质。所以立足点的转移是逐渐的艰苦的过程,不是轻而易举的。
其次,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说改造世界观,必须与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相结合。单靠读书,不会真正弄通马克思主义,亦即不会彻底改造世界观。
广义地说,世界观是人们对于周围世界、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一切观点的总和,即哲学的、社会政治的、伦理学的、美学的、自然科学的及其它等等的观点的总和。它取决于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所处的阶级地位和所达到的知识水平。人们的世界观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不可能有统一的世界观。有剥削阶级的世界观,还有被压迫的劳动人民的世界观。而且同一时代,同一阶级出身的人,其世界观也不完全一致,这和他们的亲身经历有关系。旧社会饱经流离、同劳动人民接近的知识分子,他的世界观中就有进步的成分。而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年轻一代,也不能说世界观就完全没有旧时代旧阶级的影响。“四人帮”的许多反革命谬论,就集中反映了地主资产阶级的要求。许多人不能识别,上当受骗,这在某种程度上不是恰好说明自己思想上存在着旧东西的影响吗?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现实生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现实斗争中会不断出现新的情况,涌现新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加强学习,使思想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这都说明,今天我们仍然要十分重视世界观的改造。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必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思想武器,才能有力地批判旧的意识形态,才能深刻地正确地分析社会生活中错综复杂的现象,创造出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