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宾主义-第一章满人当权

辜鸿铭作品精选[电子书]

太平天国暴乱发生后,满洲贵族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其原因并不在于他们已完全丧失了勇武精神或高尚品质。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塘时,就遇到了满族军队的英勇抵抗。外国人从关于北塘战役的战况报导中可以看到,那种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在满洲贵族身上依然存在。那么,他们在太平军面前为何一筹莫展,狼狈不堪呢?真正的原因在于,虽然满洲贵族方面有他们的高贵品格,但在太平军方面,却又有他们的狂热。

何为狂热?狂热就是陷入疯狂之中的高贵人性。对于社会弊病的强烈义愤感,在太平暴乱分子那麻木迟钝的本性中也激发出了勇武的高贵品质。因此,面对太平暴乱分子的狂热或高贵的疯狂,满洲贵族的英雄气概和傲慢抵抗就毫不奏效,不值一提了。在此,顺便指出一点,欧洲那些具有崇高的精神和其他杰出的道德品质的旧式贵族,所以对革命和革命者始终是、至今仍然是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原因也正在这里。一个贵族的傲气,也许能使愚蠢学徒和店主组成的俗不可耐的乌合之众产生敬畏感,但是,一个不能或不愿正视民众社会错误的贵族,其所有的英雄气概和最优秀的战斗素质,在上帝的正义面前也是无能为力。因为上帝的正义,总是我国革命和上海骚乱这类事变的最终根由。正确与谬误,正义与非义,在骚乱和革命中是如此的鱼龙混杂,难以分辨,这就要求你既要具有准备出击的拳头,又要有明敏的双眼。否则,即便你紧握的拳头包上最好的克鲁伯钢甲,若向上帝的正义出击,也会将自己的拳头砸得稀烂。简而言之,要想有效地对付狂热或陷入疯狂的高贵人性,要想对付疯子,最最需要的一点,是才智——知识的力量。因此,当太平天国叛乱发生后,在满洲贵族面对叛乱者的狂热无能为力之时,已故皇太后便不得不求助于汉族文人学士知识的力量,完全依靠他们去镇压叛乱。于是,马太·阿诺德所谓的统治权或政权,也就是统治中国的真正的主动权和指导权,从满洲贵族手里转入汉族文人学士手里。满洲贵族的权力中心或指挥总部在北京,而汉族文人学士的指挥部则在地方各省。因此,从满洲贵族到中国文人学土的权力转移,也就意味着政府的实权从中央北京转移到地方各省了。这就是许多外国人已经观察到了的中国现政府权力分散的开始和形成这种局面的真正原因。

然而,当时地方分裂的祸患,被一个伟大的汉族文人学士消弭了。他就是已故的曾国藩侯爵(前任驻英公使曾纪泽之父)。这位伟大的侯爵乃中国文人学士的领袖。已故皇太后授于了他“便宜行事”的绝对权力。在整个太平天国叛乱时期,他可以说是中国事实上的独裁者。在他的统率之下,汉族文人学士毅然响应皇太后的号召,他们脱下身上的长袍,虽然对战争韬略一窍不通,对行军打仗之苦极不习惯,但仍然奋发努力,克服了所面临的一切困难。他们先是以超人的知识及时制止了太平军的疯狂进攻,接着在实战中逐渐学会了战争艺术,最后终于扑灭了这场叛乱的烈火大侯爵曾国藩说:“我令儒生率农夫以平天下。”——原注。